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法治引领 护航雨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雨城区司法局2024年工作综述

2025-01-17 08:45 来源:

“法治护航 文旅兴市”活动现场

开展民法典走进乡村(社区)“三个一百”主题宣讲活动

“‘典’进乡村 法护民企”活动现场

送法进小区

四川农业大学农情师生宪法宣讲团成立

开展根治欠薪宣传活动

2024年,雨城区司法局深度参与经济发展、央督整改及文旅城市建设,以法治力量推动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全年工作成果显著,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雨城区司法局为雨城区政府及各部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0余次;成功化解一起涉及20家企业4500余万元标的金额的群体性行政复议案件;全年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咨询1699人次;举办“法治讲堂”1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调解6732件,调解成功6698件……

这些点滴都折射出过去一年雨城区司法局持续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用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守护民生福祉所作出的努力和收获的成效。

优化行政流程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2024年6月,雨城区司法局结合全区行政复议诉讼开展情况,组织开展全区行政执法人员全员轮训,参训人员700余人次,以此进一步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通过部门(镇街)线上自学、单位组织、全区集中学等形式多管齐下,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参训人员纷纷表示,他们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雨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将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镇街)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审核人员及具体承办行政复议诉讼人员全部纳入培训范围,确保执法培训赋能全覆盖,有效提升全区行政执法队伍整体执法水平。

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

过去一年,雨城区司法局积极推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为雨城区政府及各部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0余次,有效预防了行政决策风险。同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通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等,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全年共组织培训1场次,参训人员达100人次,行政执法满意度显著提升。

建立并推行“1+5+3”合法性审查机制,2024年,雨城区司法局共审查重大行政决策、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政府招商引资协议、重大建设项目、征地搬迁相关事宜5类政府行为46件,提出意见建议36条,有效确保了政府行为依据充分、程序规范、内容合法、结果公正。

建设“三个中心”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10月,四川省司法厅办公室发布《四川省“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十大行政复议典案例》,雨城区司法局上报的“胡某某不服某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府信息公开收费行政复议案”成功入选,这是全市唯一入选案例。

行政复议、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工作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过去一年,雨城区司法局进一步加强“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建成全市规范化首个行政复议服务中心,启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社区智慧矫正中心建设,让法治更加惠民、便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行政复议是监督行政权依法公正行使、促进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效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制度。2024年,雨城区司法局擦亮“复枫焕雨”行政复议品牌。深化“一核四全三化”行政复议体系,创新府院良性互动机制,构建“复议中心+市、区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巡回法庭”模式,通过“行政争议调解—复议—诉讼”,逐级化解纠纷。

2024年,雨城区司法局成功化解一起涉及20家企业4500余万元标的金额的群体性行政复议案件,并办理行政复议71件,行政诉讼案件39件,与上年相比,实现复议案件、诉讼案件、败诉率“一升两降”,行政复议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

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能有效缩短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基层社会治理需求之间的距离,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

2024年,雨城区司法局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镇(街道)和村(社区)建成135个法律服务站(所、室),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工作,在全区成立4个“法律明白人”实践工作站,共有法律明白人1649名,建成一支百名法律顾问、千名法律明白人、万名普法志愿者的“百千万”法律服务队伍。全年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咨询1699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06.18%,提供法律援助案件服务722件,完成目标任务的361%。

社区矫正工作,关乎特殊人群能否顺利回归社会。2024年,雨城区司法局依法推进社区智慧矫正和安置帮教。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提升社区矫正执行能力、突发事件响应能力、应急指挥控制能力,全力推进规范化、智能化、精准化,以科技赋能精准助矫,通过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2024年,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96人,解除171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313人,帮教安置378人。

实施“三式普法”

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这样的上门服务真是贴心,让我们在法治护航下更有信心去谋发展了。”2024年6月的一天,雨城区司法局根据企业诉求,组织法律服务志愿者到雅安市蔡龙茶厂开展上门普法宣传,受到企业点赞。“本次‘订单式’普法活动简明易懂、针对性强,让我们企业受益匪浅,为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法律帮助!”该企业负责人说。

“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我们始终秉持‘服务至上,法治先行’的理念,将法律知识和服务送到生产一线。”雨城区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该局创新法律服务模式,着力打造“大普法”格局,开设“订单式”普法新路径,开展零距离普法活动,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2024年,雨城区司法局实施“订单”普法零距离、“案例”普法更生动、“专项”普法全覆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推动普法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让法治宣传实起来、活起来,让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订单”普法零距离。根据企业诉求,组织法律服务志愿者到蔡龙茶厂、楠水阁温泉酒店等企业和重点项目现场开展上门普法宣传,为企业量身定制“订单送法”上门服务,讲解“规范签订、解除劳动合同”“职工工伤处理流程”等法律知识,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法律帮助。

——“专项”普法全覆盖。成功举办“法治护航 文旅兴市”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大活动;法治副校长上“开学第一课”,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开展送法进军营、送法进景区和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讲周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法治讲堂”1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

——“案例”普法更生动。在公众号“法治微雨城”分栏目推送行政复议、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案例100余个,编印《案例汇编》,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解释法律条文在实际中的应用,帮助群众理解法治原则和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2024年,雨城区司法局在辖区范围内新建法治文化公园1个和法治文化广场1个。同时,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全区开展专项普法、订单普法和案例普法,取得良好效果。

强化基层治理

精准化解矛盾纠纷

李某与赵某是邻居,2024年的一天,两人因孩子玩耍问题在雨城区某路段发生口角,并引发抓扯。赵某的丈夫王某见状,上前将李某推开,李某误认为王某过来殴打自己,遂推了王某一掌,王某随手将其手机甩出,致李某左上额擦伤。经诊断:王某左侧股骨颈基底骨折。

邻里因双方小孩玩耍发生矛盾,引发了损害赔偿纠纷。在此纠纷中,王某腿部骨折入院治疗,李某是否有主观故意行为责任?来自雨城区的调解员围绕着以上问题,依法依规、情理结合地同双方深度沟通交流,化解双方内心深处的矛盾,让双方由内而外地消除隔阂,从而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调解协议书。

这是雨城区司法局及时就地解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雨城”“法治雨城”的一个缩影。

人民调解充分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2024年,雨城区各级调解组织已备案调解员600余名,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均配备两名以上的人民调解员,严格落实“一村一调解员”,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正常有序开展。2024年,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调解6732件,调解成功6698件。开展人民调解个案补贴专项整治,针对性地完善人民调解个案补贴申领、审核、发放及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机制,推动全区人民调解事业健康发展,筑牢社会维稳的“第一道防线”。

基层治理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24年,雨城区青江街道青江路社区御景雅苑商住小区成功入选全省小区依法治理试点单位。为切实推进试点工作,雨城区司法局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印发《雅安市雨城区小区依法治理试点工作方案》,形成一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小区依法治理模式。

本报记者  李晓明

图片由雨城区司法局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