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2023年的最后一天,名山区文化广场被暖阳笼罩,沿着广场旁的石梯而上,一阵阵悠扬的萨克斯声传来。徐晓辉站在曲谱架前,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这是他最爱的曲子——《墨脱情》。
突然,微信提示音响起,把徐晓辉从音乐世界中拉了回来。是在西藏墨脱跟随徐晓辉学习茶叶种植技术的学员扎西罗布发来的视频,名为《茶叶铺就致富路 产业助农促发展——背崩乡发放2023年茶青款》,还有一段语音:“徐老师,今年背崩乡的茶又丰收了!”
“我去墨脱教种茶,第一站就在背崩乡。”徐晓辉放下萨克斯,从墙角拉出两根小板凳,将茶杯放在地上,背对着太阳坐下,讲起了他在西藏种茶的故事。
徐晓辉在墨脱传授茶叶种植技术
和茶苗一起前往墨脱
1960年出生于达州宣汉的徐晓辉,6岁就跟随父母来到名山。徐晓辉的母亲是蚕桑专家,来到名山,是为了支援蚕桑生产发展。跟随母亲下乡,是徐晓辉童年最快乐的事情。这也让他见到了茶树,见到了村民卖茶叶维持生活。
1978年,徐晓辉在海南当兵,常年在海边,淡水也带着一股子腥味,放点茶叶可以压住腥味,这让他爱上了喝茶。
不曾想,退伍回到名山的徐晓辉,此后与茶打起长时间交道。
1981年,21岁的徐晓辉退伍回家,他被安排到原
“李老师对我恩重如山,什么技术都倾囊传授,他常常带着我下乡,传授茶叶栽培技术……”徐晓辉回忆说,是李廷松教会了他如何做人,也教会了他怎么种茶,“那时,我才慢慢在茶叶栽培技术上入了门!”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当过军人的徐晓辉很能吃苦,仅用一两年时间,就跑遍了名山的很多乡镇,在李廷松的指导下,他刻苦钻研业务,掌握了一些茶树栽培技术。
1986年,中专毕业后,徐晓辉担 任茶叶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和李廷松一同研究茶树,培训茶农,开发新品种。直到现在,徐晓辉依然坚守在茶叶技术推广站,成为继李廷松之后,名山茶叶技术推广的领军科技人才。
徐晓辉说,他这辈子都在与茶打交道,也乐于与茶打交道,“最难忘的时光就是在即将退休的时候,到了墨脱,一待就是五年。”
墨脱,曾经的“高原孤岛”,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被誉为“中国最后的秘境”。
墨脱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墨脱有中国境内仅存的较完善的原始森林,冰川雪山环绕,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川流不息,为这里带来了充沛的水力资源。这里是高山地区,土层深厚、酸度适宜,有机
2013年,墨脱县准备大规模发展茶园,把茶产业作为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然而,种植的50亩茶苗长势不好。于是,邀请了时任名山区茶叶技术推广站站长的徐晓辉到墨脱县考察指导。
“按道理说,墨脱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茶,但都以失败告终。”徐晓辉说。
2014年初,墨脱县组织考察团到名山考察茶叶种植情况。徐晓辉担任考察团向导。考察结束后,名山区人民政府
2014年5月,徐晓辉被特聘担任西藏墨脱县茶叶技术专家,和他一起出发的还有一批耐雨水、耐潮湿的雅安茶苗。
走遍墨脱的每个村庄
天很蓝、草很绿、空气很清新、人民很淳朴,墨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是徐晓辉对墨脱的第一印象。
由于第一次种植的茶苗长势不好,种植户信心受挫。徐晓辉告诉当地群众:“这里适合种茶,茶叶也易于储存。现在世界各地有很多人喜欢喝茶,生产的茶叶
不少群众心动了。
当第一批400亩茶苗种到了地里,其实当地干部心里也没有底。
然而徐晓辉却胸有成竹:“不要怕,你看这里的古茶树不是生长得很好吗?是可以种茶的。”
墨脱的气候与名山类似,加之覆盖地膜可以抑制杂草生长,茶树长势非常好。
2015年,徐晓辉来到擦曲卡,带着当地茶农发展了1000亩连片茶园。后来,这里也成为墨脱有名的擦曲卡茶园基地。
枝条粗壮,生长迅速。短短一年半时间,茶树就可以进行第3次定
据徐晓辉初步估算,一亩地产值可以超过2万元。
如今,墨脱县茶农每年采摘茶叶后,交给加工厂进行称重计量。每年固定时间会进行茶青款发放。这是墨脱茶农一年之中最高兴的时候。
“见茶叶长势情况好,不少茶农跟我说,‘徐老师,茶叶我们都来不及采’,我就告诉他们,以后请采茶工采茶,你们在家里等着收钱就好。”徐晓辉笑着说。
5年时间里,徐晓辉走遍了墨脱的每个村庄,帮助墨脱发展了14000余亩茶园,占墨脱县茶园面积的80%。而且每到一处,他都会将茶树种植技术倾囊相授,并积极鼓励当地群众把茶园管护好。
此外,徐晓辉参与
每年7月的墨脱,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茶园格外翠绿,青青的茶叶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迎着扑鼻而来的茶香,村民三五成群正趁着雨后的清晨忙着采茶。“要趁着清晨采摘一芽一叶茶,因为价钱高,现采现卖,换现钱。”墨脱县墨脱村的门巴族大姐李樱一边采茶一边说。李樱家里
“一斤加工好的墨脱绿茶至少能卖700元,我家8亩山地全种茶,去年纯收入4万多元。”村民旦增平措2014年开始种茶,两年前率先脱贫。绿色茶叶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叶”。如今,500多亩茶园使这个158户的小村庄走上了致富路。
徐晓辉曾经说过的话,“男同胞可以喝啤酒、修房子、娶老婆,女同胞可以买衣服、买首饰,还可以出去旅游”,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墨脱县农牧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7年,墨脱县累计采摘茶叶3.25万公斤,带动群众增收293万元。其中,2017年151户559名贫困群众通过采摘茶叶增收41.92万元,实现60户270人脱贫。2018年1至5月,全县共采集茶青1.2万公斤,合计人民币104万余元,茶产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的
在墨脱,徐晓辉的茶叶技术指导讲座场场满座。扎西罗布就是他指导过的学员之一。前阵子,有一株古茶树生病了,扎西罗布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成功,再次找到了徐晓辉:“老师,您帮指导下。”
徐晓辉在询问清楚情况后,耐心指导扎西罗布。古茶树重新焕发生机,扎西罗布向徐晓辉报喜。同时,还将背崩乡分茶青款的事情告诉了徐晓辉。
“真是双喜临门。”徐晓辉高兴地说。
五年时间里,徐晓辉忘记了去过墨脱多少次,《墨脱情》就是徐晓辉跟着客车中播放的音乐学会的。
本报记者 胡月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