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10余省市84人被骗 涉案金额480余万元 雨城公安破获一起招生诈骗案

2024-08-28 08:40 来源:

受害人送锦旗给青江派出所表达感谢

受害人送锦旗给青江派出所表达感谢

“太感谢你们了,警官。要不是你们,我们可能一分钱也要不回来。” 近日,一名从成都来的邱女士作为一起招生诈骗案中84名受害人的代表,将两面锦旗送给了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青江派出所的民警表达感谢。

帮助提升学历,只要交费,就可在雅安某高校口腔医学专业就读,并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2022年,青江派出所在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分局刑侦大队的协助下,成功破获该起涉及人数84人,受害人遍及上海、辽宁、吉林、山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内蒙古、四川等多省市,涉案金额480余万元的招生诈骗案,并最终帮受害人追回128.8万元。

该案涉及人数多,证据如何固定,资金如何确认?办案过程中,民警遇到不少困难,他们通过抽丝剥茧,攻破一个个难题。

案发

交5万余元即可上大专?交钱后未被录取也不退款

“报了名、交了费,却未被录取。”2022年1月11日,青江派出所来了5名学生报警称,有人以雅安某高校扩招的名义实施诈骗。

学生们称自己在网络平台联系到成都一所教育机构的招生老师,其承诺每位学生交费57400元即可在雅安某高校口腔医学专业就读,并且能够拿到全日制大专学历。

但明明报了名也交了费,有的甚至还参加了考试,却迟迟未收到录取通知书,打电话咨询对方,却含糊其辞,表示不退钱,可以继续加钱,帮忙报其他学校。由此,受害人怀疑自己遭遇了诈骗。

其中一名受害人家庭经济相对困难,这笔报名费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受害人苦不堪言。

调查

打着“高校扩招”幌子实施招生诈骗

接到报案后,青江派出所对案件进行了登记受理。民警调查后发现,涉案的这三家公司主要从事招生工作。这究竟是属于诈骗犯罪,或是刑事案件,还是普通的民事经济纠纷?在案件受理之初,青江派出所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分歧。

由于涉案人员多、范围广、金额大,涉案群众达84人,涉案金额高达480余万元,并且犯罪嫌疑人还牵扯到了3家公司。

“绝不能让受害人的财产平白无故损失。”争论不休时,青江派出所相关负责人果断决定:“一定要把案子查清楚”。于是,该派出所成立了专案小组对该案进行办理。

青江派出所办案民警从四川省教育厅了解到,当年位于雅安的该高校并没有口腔医学专业的招生计划。办案民警于2022年4月将涉案的4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在侦查阶段,4名犯罪嫌疑人始终称自己只是单纯地履行招生老师的责任,学生最终是否被学校录取与自己并无关联,自己不构成骗取财物的主观故意,因此也不是犯罪。

为了调查事实,办案民警开展了大量的证据分析和人员拓展,查找关联证据,同时再抓获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

青江派出所民警邓季冬介绍,在侦查中,发现一个虚拟账号与其中一名嫌疑人有频繁的联系。该虚拟账号让民警联想到非法刻章办证的地方。从而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警方迅速将该虚拟账号的实际控制人抓获。

面对公安机关的审问,其承认受一名嫌疑人委托,制作若干虚假学历证书、各医院工作证和一个雅安某高校的印章。犯罪嫌疑人虚构事实、伪造印章得到了证实,构成了犯罪的主观故意,证据链终于形成闭环。

审判

6人分别获刑8至12年并处罚金

在办案过程中,青江派出所民警经历了层层困难。一是证据收集难:由于涉案人员84人,而受害人诉说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破案的关键。于是,民警尽可能详细地询问情况。最终,办案民警线下获取了49份材料。其他外地的受害人则通过网络递交证据。

此次案件涉及三家公司,公司地点均位于成都,是一场分工明确,有计划、有组织的“招生”诈骗。各“招生老师”先进行线上招生宣传,以“学费和代管费”“服务咨询费”和“跑腿费”的名义,向学生分别收取了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的费用,并使用线上转账和线下现金收费两种收费方式。因而,涉案资金调查难。

此外,招生老师还以“工资”“提成”“补贴”等名义将收到的一部分资金作为私用,另一部分交给公司。

该案涉及钱款的去向十分复杂,每名受害者交的费用可能会被打入不同的公司。这个给办案带来一定难度。

面对这一大堆“糊涂账”,青江派出所办案民警找到审计公司来协同调查,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3家公司错综复杂的资金往来链梳理清楚,为后续退赔事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重要基础。

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判,最终办案民警形成了共17卷、约一米高的证据材料。经过法院一审、二审,最终,6名被告人均因犯诈骗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8年至12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

近日,领到被诈骗的部分款项后,受害人制作锦旗送到青江派出所,表达对办案民警的感谢。

提醒

警惕招生诈骗

2019年5月,教育部等多部门印发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面向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实施高职扩招。利用此政策,有招生机构打着雅安某高校的名义进行诈骗。诈骗分子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所谓的招生相关信息,吸引大家报名。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甚至分5批次线下冒充雅安某高校工作人员,带领报名学生参观校园,这让大家信以为真。

“从2020年到2022年都未被录取,对方还让我加钱,帮助找其他的学校。”其中一名受害者表示,这简直是“连环套”。

警方提醒广大学生,获取学历证书应当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及时关注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招考文件,以及招生学校官方网站的招生信息,并通过正规网站报考学校。请勿相信来历不明的第三方招生机构,对招生机构提供的相关资料要核对真实性,倘若涉及钱财交易则更应当提高警惕,避免财产遭受损失。

雅安市公安局  本报记者  李晓明

市融媒体中心  李祖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