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编者按:1月13日,雅安市摄影家协会组织召开2023年年会,推出《雅安摄影》年度会刊,以近年来我市交通发展成果为主题,汇集近100幅摄影作品。本报特选发其中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通车,犹如横卧茶乡的巨龙 周志坚 摄
打通“最后一公里”,农村客运开到家门口 韩毅 摄
兔年冬日,雪花飘飞时,“世界第一深埋高速公路隧道”大渡河大峡谷隧道开通,峨汉高速公路通车,雅安又拉近了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区的距离,让通江达海更加便捷。
峨汉高速公路通车刚好呼应了去年5月318·川藏线零公里自驾游大本营的亮相,年终年中,雅安交通发展和建设成就再次举世瞩目。
千年一日,雅安之道、雅安交通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当年通过茶马古道,把茶包从雅安背到康定运到拉萨,过程艰难崎岖,结果辉煌伟大,今日与茶马古道并行的川藏线同样担负起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任。
古老中国在雅安的第二条大道是南方丝绸之路,让汉朝的影响力直达西南边陲乃至缅甸、印度,司马相如通过此路经略西南夷,完善和稳固了汉朝的版图。
这些伟大的奇迹早已刻在雅安大地,深深印在历史深处。荥经河边绝壁上的何君尊楗阁刻石、大相岭山巅的古道碑记、飞仙关上关的指路牌,都悄悄诉说着一段超越二千年的雅安交通史。
拥有多项殊荣的雅西高速双螺旋隧道上空,双彩虹高挂 王江 摄
奇迹还在诞生,就在古道边,就在雅安人的家园。
雅西高速腊八斤大桥、双螺旋隧道创造了无数亚洲和全国第一,闪耀着科技的光芒,也是山峦间永恒的彩虹。
今天的雅西、雅康高速就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川藏茶马古道的现代版,透过飞速的车轮,仿佛能触摸古道背夫的汗水,听闻山间马帮的铃声,看见坚硬岩石上的拐子窝。
穿越大渡河大峡谷而过的成昆铁路,已然在雅安境内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奇迹。一线天、天下第一柱、隧洞里的车站令人神往。
吊桥大桥并列,轮渡汽车并行,修建中的汉源湖大树大桥和八十年代建成的汉源铁索吊桥以及轮渡码头,立体呈现我市交通变迁 本报记者 李国斌 摄
国道108线与雅西高速齐头并进 戈勇 摄
今天,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通车,雅安至林芝段正加紧建设,坐着火车到拉萨,仰望喜马拉雅,朝拜珠穆朗玛不再是梦想。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绝壁上天梯人家古路村从攀援藤条,到凿刻骡马道,再到空中索道跨越大峡谷,村民游客轻松到彝寨。
在这里,我们还见证了大渡河龙滩口从木船、轮渡、铁索吊桥,到大树大桥彩虹卧波汉源湖,从此南丝路不再崎岖颠簸。
国道318线芦山段道路提档升级,飞仙关棚洞隧道建成,让出行更安全 何斌 摄
机车穿行省道210线芦山段 宋洪 摄
天全喇叭河景区索道,让景区旅游更轻松 付雅 摄
通道的跨越,好像就在瞬息之间,其实时间已过千年。
出行的变化,好像就在“最后一公里”,其实已经飞跃万重山。
雅安从唯一的成雅高速,到雅西、雅乐、峨汉、泸石、雅康六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雅安已建成8494公里交通连线网络,农村公路6793公里,实现群众出行服务均等化,经济发展、生活变化、社会公平从交通发展中得以体现。
公路从通县、通乡、通村,到户户通。路通了,生产力解放了,农民从此不再肩挑背磨。
各种色彩斑斓的旅游公路,如音乐缭绕的五线谱,跳动千里沃野。
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从雅安开始,雅安是中国道路的博物馆。
我市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村落——汉源县古路村,如今不仅有了索道,车子也开进了村 本报记者 郝立艺 摄
至美茶园绿道串联茶乡 郑焕平 摄
本报记者 李国斌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