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从“贸易大城”到“西向枢纽”的跨越
川藏茶马古道上,背夫负重前行
俯瞰雅安城区 刘安 摄
今日金鸡关 韩毅 摄
雪山茶园交相辉映 本报记者 郝立艺 摄
“热烈庆祝G4218雅安至叶城国家高速公路拉萨至日喀则段工程全线通车!”
2024年6月30日,西藏拉萨到日喀则的高速公路通车,在离雅安2000多公里的通车仪式庆祝标语上,出现了“雅安”两个字,因为雅安是这条高速公路的起点。
雅安地处中国第二阶梯向第一阶梯过渡地带的“门槛”,也是四川的“西向枢纽”。过去,一条川藏茶马古道,把雅安和西藏联系在一起,今天“西向枢纽”G318国道、G4218雅叶高速公路、川藏铁路“三箭齐发”,不仅让雅安和西藏紧紧相连,还实现了从“贸易大城”到“西向枢纽”的跨越。
一座人背马驮的“贸易大城”
川藏茶马古道,一条人背马驮的道路,古已有之。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这条古道上行吟。1872年的阳春三月,“丝绸之路”命名者李希霍芬来到雅安,赞叹雅安“是一座大城”,“雅安是座大城,这里是供给西藏和建昌物资的主要地区,它成了一个尤为广大、尽管并非人口众多的贸易枢纽。”
152年前“贸易大城”的“贸易枢纽”,其实是靠人背马驮造就的。
地处藏彝走廊的雅安,催生出千年茶马古道。
一条古道,把历史和今天、内地与边疆、自然奇观与民族风情连成一线。供给西藏的茶叶等物资,正是通过这条隐没在大山深处的古道,源源不断地运送到青藏高原,在崇山峻岭中留下了无数人的“诗与远方”。
生产边茶的“茶号”,从明代的二三十家发展到清代的三百余家,边茶成为雅安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工商业。而雅安边茶的繁荣,造就了一个千年不衰的商业神话。
1939年6月初到12月底,历时200余天,年轻学者孙明经从雅安出发,肩扛电影摄影机,手握照相机,翻雪山、涉激流,辗转行程万余里,完成了一次用影像和照片对川藏茶马古道的科学考察。他把今天雅安市区的新桥,命名为茶马古道“零公里”。
在考察过程中,孙明经欣喜地看到从雅安通往康定的川康公路正在修建。1944年,当他重返茶马古道时,川康公路已经通车了,比他稍早两个月到康定的中国著名美术家吴作人,正是乘坐汽车到康定的。
一条登上高原的“血脉通道”
1950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雅安市区,从此,雅安有了一条永远铭记这一光辉时刻的“二一路”;伴随着解放军挺进雪域高原的铿锵步履声,雅安城区还有了一条“挺进路”。
千年的茶马古道焕发出勃勃生机。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按照毛泽东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从雅安进军世界屋脊。与此同时,康藏公路也在金鸡关破土动工。
康藏公路的“康”,即指原西康省,其省会在雅安,康藏公路是连接雅安和拉萨的公路,全长2255公里。它自东到西翻过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等14座大山,跨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激流,全线平均海拔超3000米。筑路过程中,筑路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征服了冰川、冻土、流沙、悬崖、激流和严寒而多变的气候,把公路修到了拉萨。
1954年12月25日,西藏拉萨、西康雅安、青海西宁三地同时举行隆重集会,庆祝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正式全线通车。《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在“世界屋脊”上创造幸福生活》。
康藏公路的全线通车,打通了西藏与内地的“血脉通道”,成为内地通向“世界屋脊”的第一条公路,结束了西藏两千多年来不通公路的历史。雅安成为进藏物资的集散地,四川、西藏各地的运输公司一时云集雅安,一批又一批生产和生活物资由康藏公路运到西藏。
“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随着康藏公路的建设,赞颂筑路壮举的《歌唱二郎山》,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唱遍神州,至今依然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
1955年7月30日,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决定撤销西康省建制,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现为交通运输部)决定将康藏公路改称川藏公路,以成都为起点。尽管名称变了,起点也变了,但在1956年3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公路建设特种邮票——《康藏、青藏公路》发行时,仍称康藏、青藏公路。
这套特种邮票的编号是“特14”,全套邮票3枚面值共0.20元,由中国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卢天骄设计,北京人民印刷厂印制,雕刻版印刷。
“特14”第一枚“3-1”邮票票面为淡蓝色,面值4分,发行800万枚。主体画面是一座挺拔冷峻的雪山,雪山上危岩陡立。山脚下,一列车队正沿着一条狭长的公路逶迤前行。公路一面紧贴悬崖,一侧紧临深渊。在这枚邮票画面的右上方,有一幅简单的康藏、青藏公路路线图,上面标注康藏公路的起点为“雅安”,这是雅安第一次出现在邮票这种“国家名片”上。
名副其实的康藏公路“零公里”,在《康藏、青藏公路》特种邮票上的“雅安”,实至名归。世界“第三极”·雅安“零公里”——雅安永载国家史册。
后来,中国公路重新编号,川藏公路编入“G318”,起点为上海人民广场,终点在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全长5476公里,至天全县二郎山,刚好是一半的路程。
一个现代交通的“西向枢纽”
1999年12月28日,成雅高速公路开通运行,雅安大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高速公路;到如今,雅安城区不仅实现了“高速绕城”的目标,雅乐、雅西、雅康、成名、乐汉高速公路跨越雅安山川。
G318今天已不再孤独,在它的身旁,不仅有时隐时现的茶马古道,还有畅通的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川藏铁路。
一条以雅安为起点、新疆叶城为终点的高速公路——G4218雅叶高速公路,其中雅安至康定段,拉萨至林芝段、拉萨至日喀则段已建成通车,这条高速公路最终将跨越青藏高原,把祖国的大西南和大西北紧紧连在一起。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拉萨至林芝段已先后建成通车,雅安至林芝段也在加紧推进。
2024年5月27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黄强在讲述“四川高质量发展”故事中,提到了川藏铁路的建设。他说“川藏铁路是人类历史上难度最大的铁路工程,正在建设的雅安至林芝段要跨越7条江河、8座山脉,如同在崇山峻岭中修建巨型过山车。”
在雅安“坐着火车到拉萨”,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随着川藏交通建设的强力推进,“西向枢纽”已在雅安悄然崛起。
过去,东西向的川藏茶马古道、南北向的南方丝绸之路在雅安交会,今天,东西向的G318国道、G4218雅叶高速公路和南北向的G108国道、G5京昆高速公路在雅安相交,从古到今,始终有一个“十字路口”与雅安形影不离。
正是这一从古到今不变的“十字路口”,雅安已从一个人背马驮的“贸易大城”跃升为现代交通的“西向枢纽”。
好消息接踵而至,2024年6月21日,四川省高速公路招商工作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四川36个高速公路项目集中推介,雅安4个项目名列其中,为雅安织密通向世界的高速公路网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时光在回望中尤显不凡,一路通百路通,交通兴百业兴。
金鸡关,昔日“西康东界”,“西康东界碑”不仅见证雅安交通的历史变迁,更记录着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脉动。
当年,李希霍芬正是站在这里眺望雅安。如今,“西康东界碑”依然固守在山崖上,而“界”已破、“关”不存,夷为平地一马平川的金鸡关,正昭示着雅安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本报记者 高富华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