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花灯调》 刘庆邦 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近日,在文坛享有“短篇王”美誉的作家刘庆邦的最新长篇小说《花灯调》,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出版前就先后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深受文学界瞩目。
年过七旬的刘庆邦,著有长篇小说《断层》《平原上的歌谣》《红煤》《黑白男女》《家长》《女工绘》等。他在短篇小说领域成绩尤其突出,其短篇小说《鞋》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和《哑炮》分别获第二、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为新书准备了大半辈子
刘庆邦写了大量乡土题材的小说。不少朋友、读者和兄弟姐妹对他说,现在农村变了,跟过去不一样了,建议他写一写现代农村生活的小说。“我每年都回老家,对老家的变化看在眼里,动在心上,是想写一部记录新农村现状的长篇小说。可是,不是我想写就能写。有了写作的愿望和冲动,不一定就能付诸写小说的行动。这里有一个写作契机的问题。小说主要是写人的,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一部小说成败的关键。我设想,最好能找到一位
2020年5月,《中国作家》杂志社组织全国各地十几位作家,到刚刚实现整体脱贫的革命老区贵州遵义市实地采访,刘庆邦是其中一位作家。在短短三四天时间里,作家们马不停蹄,连续走访了不少地方,并走访了一个从深度贫困中脱贫的山村。去山村的路上,中巴车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拐来拐去,驻村第一书记不失时机,在车上就开始给作家们讲她的扶贫故事。这位女书记所讲的因
为了写好这本书,做足了生活的准备、人生的准备、生命的准备的刘庆邦感叹:“我准备了大半辈子,酝酿了几十年,终于把这本书写了出来。”
在文学上取得丰硕成果的刘庆邦,是一个经历过贫困、对饥饿有着深切记忆的人。出生于1951年河南农村的他,在幼年、少年时期饱受饥饿的困扰。正因如此,他对
在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创作条件等要素都齐备的情况下,刘庆邦终于在2020年的采风活动中做好了小说人物上的准备,《花灯调》的创作由此开始。以70岁的高龄投入长篇小说的创作,刘庆邦不仅付出了脑力、体力的代价,也情不自禁地投入了丰沛的情感,他写作时常常会被书中的人物故事感动得泪眼婆娑。
“丑小鸭”乡村的华丽“变形记”
《花灯调》用艺术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奇女子带领一个村庄脱贫致富的故事。小说中有一个贵州偏远山区的贫困村落——高远村。面对地理条件恶劣、文化水平低下等自然与人文双重短板,高远村接受了来自城里“白天鹅”的“魔法”,在她的感染带动下播下希望的火种,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
女主人公向家明此前拥有令人艳羡的工作、美满幸福的家庭、富足安定的生活。但她选择走向田间地头、攀在悬崖峭壁、宿在简陋屋舍,在泥泞与严峻中拓荒,在沟壑和淤堵中楫水。从“走新路”到“闯新路”再到“致富路”,她的真心、良心、责任心付诸实际行动,让人民放心、舒心、开心,与广大村民一起努力,共同书写了高远村这个“丑小鸭”乡村的华丽“变形记”。
在驻村过程中,向家明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学生的教育问题。家庭条件有限或者家长身体条件不好,导致很多适龄孩子都无法接受正常教育。向家明在征集村干部的意见后,向上级领导请求支援,建校舍、请老师、招学生,教育脱贫慢慢步入正轨。这让很多过去在家里煮饭做菜的孩子有条件踏踏实实地坐在课堂读书认字,校正了他们的言行,也完善了他们的性格,让他们能以更加阳光积极的姿态生活、成长。
向家明作为人过中年的成功女性,无论在工作还是家庭生活中都独立、有性格,与丈夫郝思清的日常也不乏锅碗瓢盆的磕碰,但两人间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欣赏、灵魂深处的懂得与支持,展示了理想的亲密关系模样。
向家明选择担任扶贫干部时,丈夫郝思清在精神和
他为她想得周到,是因为他爱她,而她自然也爱着他……所有恰切的“给予”源于深切的懂得与爱。向家明也是一位称职、优秀、负责任的伴侣,懂得感恩,并能及时、智慧地在丈夫失落的时刻给予耐心的陪伴、开导,向家明与郝思清,让人们看到了一对中年夫妻平淡却又幸福的日常。
张杰/文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