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近年来,雨城区聚焦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系统性破解生猪产业发展瓶颈,推动生猪产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双重跃升。2020年到2025年,全区新增规模化养殖场6家、改扩建生猪养殖场15家,仔猪年生产能力从15万头攀升至45万头,5年实现仔猪产能翻两番,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双赢”。
一、建机制 责任到边到人
建立“高位统筹-专班推进-靶向破题”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生猪产业发展专班,建立“1+6+13”责任落实体系(即1个专班总调度、6个责任部门分线主抓、13个属地镇街协同保障)。严格落实重点项目“点长+专员”工作机制,形成项目全覆盖、力量全参与、管理全闭环工作格局。修订完善重点项目激励办法,财政安排100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项目推进激励,先后落地巨牧源、雨城区现代化农业立体优质种猪繁育项目、三江智慧化养猪园区、巨星饲料厂等重点项目4个。
二、明政策 资金到企到户
创新“财政+金融+保险”政策组合拳。推广“公司+农户”模式,整合中省项目资金1400余万元,支持企业打造现代化、规模化养殖场。推出“生猪农业保险+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全区一季度生猪承保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5082头。深化银政企合作机制,农商银行推出“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成功为雅安市鑫伟养殖有限公司提供400万元周转资金支持。争取中央财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资金5000万元,建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平台1个,铺设粪污处理管网4.9万米,为8家规模化养殖企业配备粪污处理设施,助力养殖业全面规范提升。
三、强服务 落实到点到位
区级各要素保障部门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立足职能,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农业农村部门组成项目专班,落实专人对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安排技术人员精准对接技术需求。生态环境部门前移环评审核端口,对急需开工或环境问题复杂项目实行预审,提前咨询相关行业专家,研判项目实施潜在环境风险,指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调整环保措施。林业部门积极与省、市沟通协调,加强用地要素保障、优化审批流程。自规部门靠前服务,全程参与项目踏勘选址,指导项目申办设施农业用地手续,合法完善项目建设手续。
四、强联结 确保富企富农
实施“以大带小”战略,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联合体模式,通过“巨星、鑫伟”等大型养殖企业平台,推动13家养殖场与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代养合作。晏场镇三江村整合中省资金、脱贫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360万元,建成设计年出栏2500头的生猪养殖场一家,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2.6万元。实施代养产能倍增计划,全区生猪代养规模达4.6万头,实际代养量从2020年的5665头增长至2024年4.04万头,增长613%,合作养殖户户均增收123万元。开展养殖人才孵化工程,开设高素质农民培育“生猪班”,累计培训养殖业高素质农民539人,其中省级13人;建成养殖业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1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