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本报讯 “一次性充满需要53千瓦时电,能行驶400公里,差不多能满足一周的通勤。”近日,市民张云鹏购入一款新能源汽车,发现比起过去的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成本上更加低廉。
随着减污降碳理念的推广,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城市里,随着一个个智能充电桩的安装,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也越来越高。
不仅是市民的私家车逐渐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更是如此。“公共交通优先”无疑是践行绿色出行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市着力提高新能源城市公共汽车比例,合理布局建设充换电设施。新能源公共汽车服务设施不断改善,电耗、续航里程、噪音等方面都得到了优化,在有效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的同时,为广大乘客提供了舒适、安全的绿色出行服务。
“现在的新能源公交车太方便了,车内空间宽敞、环境整洁,行驶也更加平稳。”市民刘星说。
在绿色共享理念影响下,共享单车、顺风车等共享模式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
“共享单车方便又环保,骑行共享单车,可以让我们深度参与环保节能。看着不断累积的减碳量,我很有成就感。”市民林小雨是共享单车的“铁杆”用户,日常出行她总是会首先选择共享单车。她认为,在“双碳”背景下,共享单车能有效减缓交通压力。
其实,绿色出行对于每个人来说并非难事,市民应该积极践行“135”绿色出行方式,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坚持每周少开一天车,优先选择城市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培养“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习惯,将出行和运动锻炼、强身健体结合起来,把绿色、环保、健康的出行习惯融入日常生活中,使绿色出行常态化、持续化。
本报记者 鲁妮娜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