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宝兴县 “熊猫碳惠”创新项目打造生态“聚宝盆”

2025-08-20 10:10 来源:

□ 转载自《雅安日报》(朱涛 郝毅 李永杰 市融媒体中心 徐怡)

记者近日从宝兴县林业局获悉,目前宝兴县已精准划定3.6万亩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造林碳汇开发区域、7265亩森林经营碳普惠实施地块。作为四川省唯一试点,宝兴县还创新启动了1.2万亩国家公园内集体商品林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碳汇——“熊猫碳惠”项目。

“‘熊猫碳惠’项目是我们立足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特色优势的创新探索。通过科学保护大熊猫栖息地的集体人工商品林,同步提升生态价值与碳汇能力,让珍稀物种保护与社区发展实现双赢。”宝兴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四川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草碳汇开发试点县,宝兴县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创新姿态全面推进“CCER造林碳汇+森林经营碳普惠+熊猫碳惠”三类项目协同开发,奋力拓宽“两山”转化通道,让“青山”变“金山”,绘就生态富民新画卷。

初秋时节,宝兴县广袤的林海涌动着绿色发展的澎湃动能。勘察队伍像往常一样穿梭于林海开展工作,来自蜂桶寨乡的乡、村、组三级工作人员向农户解读政策。这正是宝兴县分类推进三类项目的生动画面。

为确保项目科学规范开发,宝兴县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建立覆盖全县的碳汇资源数据库。据测算,宝兴县碳汇项目覆盖7个乡(镇)21个村,直接惠及农户2000余户,预计开发碳汇价值超2800万元。项目实施后,不仅能显著提升区域森林固碳能力,更将带动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为农户开辟多元增收渠道。

“这些项目让山林真正变成了‘碳库’和‘钱库’,守着家门口的好生态,我们的日子更有奔头了。”蜂桶寨乡邓池沟村2组村民韩天伟说。

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宝兴县正以创新实践撬动绿色发展新支点,书写生态价值转化新篇章,为全省乃至全国林草碳汇开发贡献可复制的“宝兴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