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意象乡土 ——简评刘明华的意象风景写生油画

2024-02-18 08:40 来源:

茶乡秋色 (油画)刘明华

□ 王尧江

我关注刘明华的画很久了。他经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写生动态,可见其扎根乡土、勤奋多产。我欣赏过他发出来的作品照片,也看过他作画,听过他的讲座,其意象风景写生油画令我印象深刻,并引起共鸣。

真正热爱绘画的人、行稳致远的佼佼者,都是比较注重写生的。他们通过观察,感知对象,巧施笔墨色彩,驾驭技法技巧,与自然通灵对话,从中汲取养分,以此淬炼手艺、丰厚创作。

油画写生,力求再现自然、采写真实,这不是很难,只要有点绘画基础,基本能不同程度达成愿望。但绘画写生到了一定层次,就需要从“千画一面”中突围出去,在画作中融入个人思想,营造审美情境和意趣,与欣赏者互动和二次创作,从而产生积极的共鸣甚至冲击力。这正是唐代书画家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论实践。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后创造出来的富有寓意的艺术形象,寄托了绘画者的主观情思。意象绘画将张璪的这一理论体现得淋漓尽致。刘明华建立在写生基础之上的意象风景油画尝试及成果,毋庸置疑是值得称道的。

他的意象风景写生油画风格鲜明。其表现对象多为雨城周边的景致,或田园村落,或农舍畜禽,或奇石怪树,或河溪小桥。用感性的造型和色块凝练地表现自然。在他的意象风景作品中,其表现对象没有明确而具体的形体,侧重于平面性、装饰性表达,着重通过色彩块面来辨识其所表达的内容和意趣,在“似与不似”之间构建意象。或明快,或阴沉,或鲜艳,或淡雅,丰富的色彩在画面跃动、交融,产生意象之美。他比较注重线的运用,线、面组合,驾轻就熟,相辅相成。线在刘明华的作品中有着特别的属性,作为形象的线和作为意象的线,如他的《茶乡秋色》,有的线作为塑造形象的需要而存在,比如树的形态。而更多的线并未框束面的轮廓或者物象本身,虚实、疏密、长短、粗细、深浅、曲直的线徜徉其中,展现出流动的张力、律动的美感和浓浓的装饰效果。线与面在画面中各展姿态,相得益彰。线条的疏密错落,色块的碰撞交融,在画布上营造一种和美的意象时空。

他的意象风景写生油画融入了个人思想。刘明华对于色彩有着敏锐而准确的掌控力,色彩强烈而和谐,柔和而不晦暗,对立而统一,符合中国哲学的“中庸之道”。画面空间看似饱满甚至拥堵,在处理这一矛盾上,他通过色彩对比和空间的合理分割,使画面带有空气般的流动感和玻璃般的通透感,让人品味出一些哲学的意味,感悟到他的创作思想。无论是留白还是满构图的布局,画面均给了观赏者以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他的意象风景油画运用西方绘画抽象的表现形式,但又掺杂着类似于中国画泼彩大写意的手法在其中。他的作品有诗意,可以看出他是有诗书涵养的。很多画者过分专注于技能等手上功夫的提升,往往忽视文学及其他方面的修养,作品虽然画得精致,但要论意境和内涵,难免逊色,即唐代画家张彦远所说的:“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因此,高明的油画家往往会借鉴并巧妙融入中国传统绘画的“气韵”“意境”思维。刘明华的意象风景油画,刀笔在画布上雕塑,色彩在画布上流淌,线条在画布上纵横,光与影在画布上交错,产生丰富的肌理和绚美的视觉效果,营造出或宁静、或祥和、或热烈、或沉郁等诗情意境,让观者自在、安逸、愉悦、沉思……

乡土是他创作的土壤,其鲜明的意象风景写生作品是他在这片土壤中勤劳深耕结出的果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