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荥经县荥河镇王家村:把“土饭碗”变成“金饭碗” 靠“菜园子”鼓起“钱袋子”

2025-03-22 09:16 来源:

村民整理收获的娃娃菜

本报讯(董凌丹 记者 孙振宇)“大家加把油,剩下这点菜装完就收工。”三月倒春寒,荥经县荥河镇王家村却是热火朝天的景象——30万公斤娃娃菜即将带着露水“冲”进成都商超,首季毛利润近100万元。说起这些,村民们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谁能想到,这片充满致富希望的菜地,过去却是遍野荒坡。杂草坡如何变身“聚宝盆”?答案藏在“党支部+合作社+订单农业”的创新模式里。

2024年,面对2200亩闲置土地,王家村党支部打出组合拳——整合30万元资金,发动村民以地入股,林下套种大豆玉米。一季就斩获了大豆30万公斤、玉米21万公斤,80万元真金白银直接让“荒地生金”从口号变成现实。

为提升产量,王家村开启“智慧种菜”——农技专家坐镇选育高山良种,水肥精准“投喂”,产量猛增30%;与成都商超签下订单,凌晨采摘的蔬菜中午就能摆上超市货架,价格比普通批发价高出一成。村民们笑称:“这些菜坐的是‘特快专列’!”

“土地流转收租金,干活领薪金,年底还有分红股金!”村民肖建蓉边分拣娃娃菜边说。

据了解,王家村仅此就带动70余名村民就近就地就业,户均年增收500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更是超20万元,让曾经的“留守村”成了如今的“就业村”,老人孩子不再“望眼欲穿”。

如今,王家村的下一个目标更“潮”——打造荥经县最大的生态种养循环基地:猪粪变有机肥种菜,菜叶加工成饲料养猪,再配上农业观光园,让游客体验“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循环。“我们要让每寸土地都流淌‘财富’!”村干部信心满满。

从荒草遍野到蔬果满坡,王家村用行动和实践证明了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就是把“土饭碗”变成“金饭碗”。乡村振兴,这里正书写鲜活样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