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本报记者 彭艳霞
如何保障困难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他们生活的环境是否方便?上楼、做饭、如厕、出门……家庭环境是残疾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个台阶、一道门槛都可能成为残疾人难以逾越的天堑,阻碍着他们迈向更为舒心的生活。
按照中央、省、市相关要求,我市民政、残联等部门出台多项政策,关心关爱残疾人,切实减轻困难重度残疾人生活压力,为他们营造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今年,我市印发《2025年20件市定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其中,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两个项目被纳入2025年市定民生实事项目。
民生愿景:
做好细节工作
提升残疾人幸福感
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责任单位:市民政局),按照每人每月150元标准,为全市1.58万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计划安排资金2844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694万元,市级安排154万元,县(区)安排1996万元。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责任单位:市残联),为2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计划安排资金8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40万元,市级安排9万元,县(区)安排31万元。
实施路径:
倒排工期
按时落实
3月10日,宝兴县残联工作人员何宇尧正在跟各乡(镇)相关工作人员打电话,核实今年上报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以下简称“家改”)申请表,核对完成后,他将表格储存到电脑上。“今年,各乡(镇)已上报8户,下一步,我们会到每家入户查看,现场核实。”
这是各县(区)残联对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分解后,开展残疾人需求摸底的一幕。
对于纳入民生实事的项目,我市相关部门已经列出明确的时间表。2月19日,市残联召开2025年市定民生实事工作推进会,安排相关工作;2月28日,市残联印发《关于做好市定民生实事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雅安市2025年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县(区)工作开展;3月起,市残联对全市“家改”项目推进情况实行调度,对进度滞后的县(区),“点对点”开展指导,督促加大工作进度。
在市残联工作人员姜丽的办公桌上,2025年市定20件民生实事推进情况表对该项目每个月的进度进行再次细化。月进度安排一栏显示,1-6月,全市各县(区)残联将开展需求采集、能力评估、环境评估等工作,同时,结合申请人意见,确定改造项目、规格和数量,进行个性化设计,形成改造方案;7月,确定组织施工方式(集中改造、个人改造或两者结合),并制定采取个人改造方式的补贴发放办法;8月,签订协议或者合同;9—10月,完成施工;11月,完成验收、支付。
“工期已经安排得非常清楚,全市各级残联将按月进度安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获悉,各县(区)残联将根据残疾人状况和个性化需求,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落实“一户一策”、精准施策,确保改造内容与残疾人类别和需求相符。
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方面,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2025年1月开始,全市已按照每月150元的新标准向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今年2月,全市符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条件的共14600余人。
市民展望:
生活改善 压力减轻
对未来充满信心
今年1月,家住雨城区青江街道青江路社区的周玉英收到了150元生活补贴,她发现这个额度比往年有所上涨。
2017年,周玉英因意外导致右手残疾,不能负重2.5公斤以上重物,外出工作几乎不可能。加上她与丈夫离异后,最小的孩子跟着自己生活,经济压力较大。
对困难残疾人的帮扶是一套“组合拳”,各级各部门都在想办法。考虑到周玉英的实际困难,几年前青江路社区为她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公益性岗位到期后,一些临时用工也会向她倾斜。学校老师了解她的困难后,也帮助其申请公益资助,孩子更换校服等开销,周玉英便不再心焦。
“政府除了给予我们物资上的帮扶,精神上的关心鼓励也让我感觉温暖。我不再消沉,勇敢面对挑战。”周玉英说。
家住芦山县思延镇草坪村的张晓军(化名)和兄弟从小被血友病折磨,他是肢体二级残疾,他的兄弟是肢体三级残疾。他们需要经常到医院检查,并长期服药。巨大的经济压力让其家庭陷入困境。“困难残疾人的生活补贴标准每年都在提高,切实为我和兄弟减轻了负担。”张晓军说,如果不是政府政策好、作为低保对象医疗报销比例高的话,无法想象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同样收到生活补贴的还有天全县城厢镇梅子村的盲人高国志。他从小就患上视神经萎缩症,目前双眼已完全失明。“我在县城开了一个盲人按摩店,这都多亏早年间残联和相关部门的帮扶,让我免费学习盲人按摩,现在就靠这个生活。”
针对困难重度残疾人的“家改”让许多残疾人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
走进名山区车岭镇云台村,困难重度残疾人黎第香上下楼梯可以扶着扶手避免摔倒。“去年夏天,政府给我家进行改造,安装了楼梯扶手,还把卫生间蹲便池改成了坐便马桶,如今生活更加方便、安全了。”
名山区蒙阳街道周坪村李熙孔家的厨房也焕然一新。操作台面宽敞干净,橱柜收纳空间充足,厨房改造让老房子换了面貌。
家住荥经县严道街道的李体超家里墙壁被粉刷一新,还针对他的身体状况改造了厕所、厨房,安装了扶手,“进出都觉得亮堂了,环境好多了。”
民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藏在群众心中的温暖,反映在他们生活中的变化。今年,我市还将不折不扣落实2025年市定民生实事项目,提升困难重度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