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村民采摘脆红李
□本报记者 李丽
市融媒体中心 曹莉雪
“我们这个果子味道脆甜,好吃得很!”6月25日,名山区蒙阳街道郑岩村百余亩李子园里,一颗颗色泽鲜亮、圆润饱满的“五月脆”脆红李缀满枝头,宛如灵动的宝石。当地村民杨国莲站在果树下,熟练地采摘下一颗颗李子,轻放入背篓中,还不忘向游客介绍自家果子的好品质。
眼下,郑岩村的特色水果脆红李已成熟上市。借助线上线下的多元销售渠道,当地村民足不出户,在自家门口就能完成李子的采摘与销售,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李子迎丰收 采摘正当时
步入李子园,李子树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满树的李子裹着白色果霜,浑身透着紫红。村民杨国莲正在地里帮游客采摘成熟的“五月脆”。
“我家共有五亩李子树,这是今年第一次采摘,预计能摘七八百公斤。”79岁的杨国莲已经种了五年的“五月脆”,目前家里的果树已进入盛果期,看着满树的李子,她满心欢喜。
果园里,郑岩村驻村第一书记刘词赟也在地里忙个不停。“6月23日我刚把脆红李链接挂到网上,就接到了两三百公斤的线上订单,要赶在周六之前采摘邮寄完毕。”刘词赟如数家珍地说,郑岩村的脆红李口感脆甜、味美多汁,今年预计产量能达到1万公斤左右。
脆红李成熟后,需及时采摘和销售。眼下,帮助村民销售脆红李成了刘词赟的“要紧事”。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销售村里的脆红李,刘词赟正积极寻找“外援”。当天,他邀请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雅安市分公司和名山区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走进村中果园,商量如何借助邮政平台将郑岩村脆红李推向省外市场事宜。
“按去年的销售情况来看,我们村的李子反响还是很不错的,今年已经有很多回头客来咨询了。”站在挂满果子的李树下,刘词赟一边介绍,一边邀请客人们品尝李子口感。
站在果园中,双方就如何包装郑岩村脆红李、如何通过直播销售、如何运输发货等事宜进行深入交流,为下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发展农村电商 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我们村的脆红李主要是在雅安本地和成都周边市场进行销售,今年,我们希望通过与邮政合作,利用他们的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将郑岩村的优质脆红李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刘词赟说,去年他们也曾尝试将村里的脆红李销售到省外市场,但李子不耐运输,出省之路走得十分艰难。
有了“外援”的鼎力相助,刘词赟对今年的市场十分看好。记者浏览发现,截至6月26日,某电商平台上,郑岩村的脆红李已销售100余单。
事实上,除了积极“向外求索”以拓展市场,郑岩村更注重“内在生发”,激发自身发展活力。自去年起,郑岩村便踏上了发展农村电商的创新之路。
打开电商平台上“郑岩村特色农产品店”的页面,一幅幅生动的农产品画卷跃然眼前。脆红李色泽诱人,仿佛能闻到那股清甜;散养土鸡在山林间自由奔跑,活力四射;土鸡蛋则带着乡村的新鲜与质朴,每一颗都蕴含着村民的辛勤与汗水。这些特色农产品链接,不仅仅是商品的展示,更在讲述着每一个产品背后的独特故事。
“郑岩村全村主要收入来源以农业为主,当时我们深入走访了村民,了解到大家面临的困境。”刘词赟介绍,“村里农产品的产量虽然有限,但品质有保证,却因缺乏合理的售卖渠道,难以走出大山。而且,留守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他们缺乏销售的能力和
有了电商平台,村民们
去年,借助村集体电商平台,郑岩村成功售出脆红李2500公斤左右,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以前卖果子,自己摘完自己背到县城去卖,现在果园里就能把果子卖出去,十分轻松。”果园里,忙碌的杨国莲说起果子销售事宜,脸上挂满了笑容。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