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村民领取务工工资
立春将近,天全县兴业乡柑子村一派山乡雪色的美景。“瑞雪兆丰年,好兆头!”1月26日上午,73岁的当地村民高月昌,正在朝柑子村党群服务中心走去。
当日,这里正在举行天全县兴业乡柑子村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仪式暨2024年新春团拜会。
强联结
超500名村民就近就业
“2023年,我们村在天全县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粮经园区)上班的村民超过500人,同比增加近200人;个人务工收入超2万元的达到45人,同比增加7人……”当日上午10时,应邀主持活动的原驻村第一书记杜德桂公布了一连串好消息。
这是柑子村连续第二年举行新春团拜会。会上,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园区龙头企业天全县恒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都依次向村民“汇报”了过去一年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并兑现村集体、入股村民分红和务工村民务工工资。
因此次总发放金额大,村集体和入股村民分红已提前汇到对应账户和个人银行卡中;村民务工工资则采用现场发放、银行汇款的方式组合发放。
“太厉害了,全年累计发放劳务工资685万元,加上企业给的土地流转金、村集体经济分红,总数超过1千万元了。”村民得知去年相关收益后,纷纷发出称赞声。
去年,高月昌全年务工天数235天,个人务工收入达30240元。“我这个年纪,能守着家门口挣这么多钱,放在以前是不敢想的。”高月昌说。
当拿到刚发的钱款后,脱贫村民姜西金也有话说。
已在园区务工多年的村民王全芳,选择了与企业合作管护200亩茶园。“企业出茶园,我负责管护,采摘时由企业统一收购。”王全芳去年还成为园区务工小组组长,负责33名务工村民的调配管理,每月稳定收入3500元。
看着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通过持续完善的“企业+村集体+农户”“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如今的柑子村已走出一条“家庭承包”联农、“就地务工”促农、“私人订制”(脱贫户入股)带农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再提速
计划新增4400亩种植面积
欣喜的是,柑子村还有去年建成投产,天全县目前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日加工能力超1万公斤。以及核心种植面积已达7300亩,在去年成功创建为市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市级粮经统筹示范基地和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茶+粮”粮经园区。
“种植面积同比新增1000余亩。”柑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波说,该村采用村企合作模式,全年季节性套种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5000亩、秋冬季蔬菜2000余亩,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经济贡献纯收入78万元。
此外,作出贡献的还有柑子村同年新成立的村级劳务公司——天全县民泽建筑劳务公司。该公司全年累计组织输出劳动力3000余人次,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种植管理,为村集体经济新增收38万元。
更多新的增长点将在今年实现或启动。园区将有2000余亩高山白茶首次进入丰产期,新一年扩容提质计划也提上议事日程,计划全年新增4400亩粮经复合种植面积;在去年获得5个有机产品(茶叶3个、粮食2个)认证品牌基础上,今年将启动2024年绿色产品认证工作……
“这意味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采茶、茶叶加工需要更多用工量,也意味着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实现更大增长,园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再提速,为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打下更坚实基础。”天全县兴业乡党委书记杨建华说。
天全县恒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将在网络直播、人才强强联合、建立自有销售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今年网络销售突破一千万元。”天全县恒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海波说。
新增长的实现离不开充足劳动力的支撑。柑子村位于兴业乡西南部,距天全县城约50公里、乡政府16公里,曾是天全县最偏远的行政村,加上过去没有规模化特色产业支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户籍人口1100余人,实际常住人口最少时
从个体到整体,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正滋润着所有柑子村人。在今年春节前,柑子村还将首次拿出不低于3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向村民进行二次分红。
本报记者 孙振宇
市融媒体中心 曹莉雪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