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本报记者 石雨川
近日清晨,雨城区大兴街道一家面馆里,蒸腾的热气中,食客们聊起了天:“首付15%,我儿子买婚房的钱起码少攒两年。”“公积金能提三代人的钱咯。”“这次是真要撬动刚需了?” 这份市井百姓对“住有所居”的朴素期待,源于3月初,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22条楼市新政)。
这22条楼市新政如一串钥匙,试图打开楼市困局与民生期盼之间的锁扣。从首付比例的历史性下调,到公积金提取的代际破冰,再到精准的购房补贴,雅安正用政策中的数字叩响普通人的安居之门。
首付“触底” 激活购房需求
“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都降到15%,这是实打实的‘减负’!”银行工作人员陈慧在朋友圈分享新政时,难掩兴奋。政策明确:自2024年10月1日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统一降至15%。这意味着总价80万元的住房,首付款从16万元直降至12万元。这对积蓄不足的刚需群体无疑是重大利好。
在雅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公积金窗口前,“90后”的周媛媛握着一叠材料,手指反复摩挲着“可提取父母公积金”的条款。她和丈夫的公积金账户余额不足10万元,但加上四位老人的公积金账户余额,首付突然触手可及。
周媛媛与工作人员核对材料。“我和丈夫账户只有8万元,但加上父母和岳父母的公积金,首付缺口一下就填平了。”新政允许职工提取本人、配偶及双方父母、子女的公积金支付首付,且2026年6月30日前购买首套房,可突破缴存时间和余额限制。
对此,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提醒:“三代人公积金总额加上贷款不能超过房价,但共有产权房取消提取份额限制,更灵活了。”
政策对多孩家庭倾斜更显温情:二孩、三孩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分别上浮10万元、20万元,双职工最高可贷80万元。刚生下二胎的教师王敏计划置换新房:“原来只能贷60万元,现在提到70万元,月供多几百元,但不用再为首付款东拼西凑了。”
政策“礼包”红利全链条延伸
城区某楼盘销售中心,正在签订购房合同的高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买的128平方米首套房,普通补贴300元/平方米,退役军人额外再补贴200元,总共省了6.4万元,相当于打了个9.4折。” 高涌感叹,“过去补贴多是‘一刀切’,这次按面积和人群细分,更精准了。”
除了购房方面的直接让利,政策红利正向全链条延伸。对于“以旧换新”购房群体,政策给出优惠: 2024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出售自有住房并在1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可按规定享受个人所得税退税优惠。
“政策温度需要服务保障来传递。”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和市民,新政配套措施也同步落地。推广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对首批次集中交付30%以上实现“交房即交证”的开发企业给予信用加分;优化“带押过户”办理流程,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延长房企存量融资展期政策至2026年底,建立房地产融资“白名单”推送机制……
从首付比例的降低到公积金提取的放宽,从精准补贴的发放到服务保障的升级,雅安楼市新政的每一步都紧扣民生需求。当政策温度与民生期待相遇,安居梦想便有了照进现实的光……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