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做好慢阻肺护理 畅享美好生活

2025-08-12 09:02 来源:

□ 转载自《雅安日报》记者 周代庆 整理

许多慢阻肺患者常常因为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而备受折磨,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其实,慢阻肺虽然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但通过科学规范的护理和管理,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让患者重拾健康呼吸,畅享美好生活。

专家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可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征在于,由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导致的持续性、进行性气流受限所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这些症状在疾病早期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加重,甚至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比如爬楼梯、散步等简单动作都可能变得十分吃力。

居家期间,做好呼吸管理是慢阻肺患者控制病情的关键。主要包括呼吸训练、有效排痰、药物管理和氧疗安全四个方面。

呼吸训练:正确的呼吸训练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改善呼吸功能。常见的呼吸训练方法有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

腹式呼吸的做法是取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或坐位,放松肩膀和腹部。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收缩,将气体尽量排出。每天练习 3-4 次,每次 5-10 分钟。

缩唇呼吸的方法是用鼻子缓慢吸气,然后用嘴唇缩成吹口哨的形状,缓慢呼气,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一般吸气与呼气的比例为1:2或1:3。这种方法可以使气道内保持一定的压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有助于气体排出。

有效排痰:慢阻肺患者常常会有痰液积聚在肺部,这不仅会加重咳嗽,还可能导致感染。因此,有效排痰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这样可以使痰液稀释,更容易排出。其次,可以采用体位引流的方法,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使痰液借助重力作用排出。比如,病变在肺部下叶时,可以采取头低脚高的体位。

另外,拍背排痰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拍背时,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家属或护理人员将手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边拍边鼓励患者咳嗽,帮助痰液排出。拍背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损伤肺部组织。

药物管理:药物治疗是控制慢阻肺病情的重要手段,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慢阻肺常用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等。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气道炎症,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祛痰药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用药时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比如吸入型药物需要掌握正确的吸入技巧,才能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心悸、手抖、声音嘶哑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氧疗安全:对于病情较重、存在低氧血症的慢阻肺患者,氧疗是非常必要的。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减轻心脏负担。

氧疗时要注意安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氧疗设备,如氧气瓶、制氧机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其次,要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吸氧流量和时间进行吸氧,一般吸氧流量为每分钟1-2 升,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 小时。

在吸氧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热、防震、防油,避免氧气与明火接触,以免发生危险。同时,要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根据血氧情况调整吸氧流量。

环境优化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居家环境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的居住环境要保持清洁、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这样可以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微生物。

要避免室内出现烟雾、粉尘、刺激性气味等危险因素。患者本人要严格戒烟,同时也要避免接触二手烟。家里不要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以免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室内的湿度要保持在50%-60% 之间,过于干燥或潮湿都不利于呼吸道健康。可以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此外,要定期清洁室内的家具、地面、床上用品等,减少灰尘和螨虫的滋生。

合理饮食不可少

合理的营养与饮食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能量消耗增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会进一步加重呼吸肌的疲劳,影响呼吸功能。

因此,慢阻肺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比如每天可以适量食用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此外,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以免膈肌上抬,影响呼吸。

对于存在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要避免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因为碳水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加重呼吸负担。

运动应安全有效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慢阻肺患者的运动要遵循安全、适度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如散步、拉伸等,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呼吸操等,运动强度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以运动后不感到明显疲劳、呼吸困难为宜。

运动时间可以从每次10-15 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60分钟,每周运动3-5次。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呼吸和心率,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以确保运动的安全和有效性。

专家提醒,慢阻肺的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只要做好居家核心呼吸管理、环境优化、营养与饮食支持、安全有效的运动,以及学会识别与应对急性加重症状,就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重新享受健康呼吸的快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