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开学季,“安全”指南记心间

2025-09-05 08:57 来源:

□ 转载自《雅安日报》记者 李晓明 整理

近日,我市各中小学校及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在这人流、物流、信息流交织汇聚的高峰期,为切实提升广大学生与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规避潜在风险,记者整理了开学季防诈骗与出行安全相关知识,助力广大学子平安、顺利开启新学期的美好校园生活。

开学季防诈骗指南

套路一:

缴费陷阱要注意

新学期伊始,缴纳学费、班费是常规事务,但这也成了诈骗分子的“主攻方向”。

诈骗分子手段主要有三类:伪装老师收款。盗用班主任或学校工作人员头像、昵称潜入班级群,发布“紧急缴费通知”,要求通过私人账号转账,甚至发送虚假收款二维码,谎称“用于购买教材、校服”等。

伪造缴费链接。在社交平台散布“官方缴费通道”链接。学生及家长一旦输入银行卡信息或完成转账,资金会瞬间流入诈骗分子账户且难以追回。

防范提示:学校收费仅通过官方渠道(学校缴费官方账号)收取,绝不会通过私人账户转账。学生或家长收到缴费通知后,要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或学校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再操作。遇到不明链接坚决不点,陌生二维码也绝不扫描。

套路二:

天价网课要当心

开学前后,学生网课需求激增,诈骗分子趁机冒充正规机构行骗。典型手段有三类:推销“天价课程”。伪装知名机构“课程顾问”,通过电话、社交平台联系学生,夸大课程效果,用“别家孩子都在学”等话术制造焦虑,促使家长冲动缴费。

谎称“退费需交手续费”。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家长报名信息后,冒充客服以“课程调整”“政策补贴”“退费补偿”为由,要求先交“手续费”“保证金”“税费”,诱导家长转账。

防范提示:选择网课要优先通过学校推荐、官方网站等正规渠道,核实机构是否有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陌生电话或社交平台推送的“爆款课程”坚决不信!缴费、退费全程通过机构官方平台操作,私人账户转账绝不答应。

套路三:

兼职刷单勿轻信

高校学生群体是兼职刷单诈骗手法的易受骗群体。诈骗分子的典型诈骗手段有三类:陌生快递送福利。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被害人个人信息,并向其寄送有“答谢优质客户”“入群领礼品”等标语和二维码的廉价礼品,诱导其扫描二维码参与刷单,从而实施诈骗。

以红包为饵诱骗刷单。诈骗分子先在陌生的微信群内,用小额红包做诱饵,引导被害人下载指定APP做“任务”以赚取更多佣金,后实施诈骗。

巧立名目做任务。利用“网络平台点赞、为明星冲热搜做流量”等名目,诱骗当事人刷单,做任务。

防范提示: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一切先垫资、先收费的网络兼职都不可信,要做到不理不信不转账。通过中介机构找寻兼职时,需核查机构资质,切勿抱着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以身试法。开学季正是诈骗分子实施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发期,请大家务必擦亮双眼,筑牢网络“安全门”,切勿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交通安全出行指南

开学期间,各大校园周边的人流量和车流量都较为密集,此时也是交通事故的易发期,雅安公安交警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务必牢记以下交通安全要点:

即停即走莫逗留:请学生和家长服从交警指挥,在允许停车的区域临时停靠,让孩子快速上下车后立即驶离,避免一人停车、全线拥堵。开学期间,请广大学生和家长提前出行,能绕即绕,能步行就不开车,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服从现场交警指挥,依次通行。

安全骑行守规矩:未满12周岁不能骑行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能驾驶电动自行车,也不能驾驶共享单车;驾驶摩托车需要年满18周岁,并依法取得相应车型的驾驶证。同时,驾乘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必须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规。

步行要走“安全路”:上下学走路要集中注意力,切勿低头看书或玩手机。过马路时,务必走人行横道或过街天桥,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牢记“一停、二看、三通过”。

我市将持续优化警力投放、加强交通管控力度,共同携手为孩子们开启一个安全、顺畅的新学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