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借力金融科技 赋能乡村振兴 ——我市金融机构充分运用金融科技 深耕“三农”沃土

2023-09-20 16:18 来源:

当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已成为引领传统金融行业变革的新兴力量。

面对乡村振兴新形势、新要求,我市金融机构注重发挥金融科技力量,高质量、高效率赋能农业产业升级,融通线上线下资源,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普惠化和公共服务便利化,以场景化服务为基础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让金融科技扎根“三农”沃土,结出累累硕果。

我市一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资料图片

做好供应链金融服务

产业链强则经济发展更有韧性,农村产业链的构建对于传统产业升级、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带动农村人口回归有重要意义。我市充分发挥金融对产业链的“输血”能力,以金融科技推动农业产业强链、固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在副食品需求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养殖业尤其是农村个体养殖户,对融资需求也随之迅速增长。然而,因为部分养殖户经营材料不完善,并难以提供抵质押担保,从而造成融资困难。对此,我市多家银行机构与农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实现龙头企业与上下游农企、农户间的“多级信用可信传递”,为链条远端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同时,为致力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给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便利,以智能终端、智能POS、手机APP为触点,搭建起的“金融+农业+供销”的农村产业支撑体系,有效解决了“打白条”“取现难”“假币风险”“支付限额”等农产品收购难、结算难的问题。此举让农产品供应链更加稳固,农民增收更加长效,并让农产品供销数据在C端、B端和G端有效流动。

普惠金融持续“下沉”

为推动普惠金融持续“下沉”重心,我市各银行机构充分调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银行网点等线下资源,打造线上线下协同的农业融资服务体系,构建具有助农、惠农特色的农业信用评价模型,破解农户贷款难题,推动金融服务普惠化,提升农村融资服务可得性和便捷性。

例如,农行雅安分行扎实推进“深耕乡村市场,助力乡村振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利用科技金融优势,全面启动农户信息建档工作,通过数据信息为广大农户精准“画像”,以“惠农-e贷”为抓手,加大线上批量自动授信模式的不断创新,实现农户贷款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运作。同时,结合线下人工审批方式,差异化支持特色产业经营大户、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及时有效解决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建设银行上线手机银行乡村专版,提供“裕农通”服务点查询、村口政务、农户快贷、民工惠、专属资讯等服务功能。该行工作人员还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暖心服务。

此外,还有银行机构着力提升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性,创新性地将信贷业务与普惠金融服务站相结合,同时利用大数据风控、智能审批等技术手段,推出“乡村振兴贷”纯信用线上贷款产品,实现农户融资的线上受理、审批、放款,最快申请当天资金即可到账,有效满足了农业经营者的信贷资金需求

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以金融科技赋能数字乡村建设,以场景化的数字金融解决方案,丰富乡村振兴的“数字底座”。

工行雅安分行积极打造“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县、乡、村提供政务、财务、村务、党务、金融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同时面向县域重点市场,推出手机银行美好家园版,依托“工银聚富通”服务“农民之家”等涉农平台、农业企业。此外,该行还大力推广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在名山区、汉源县、天全县实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有效助力全市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现代化建设;大力推广“小雅开票”和“益农信息社服务站”,为企业节约经营成本,延伸金融服务乡村触角,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助推农村居民金融服务普惠化,积极服务农村市场。

为方便农村地区的客户从银行获得贷款,有的银行已采取对地方农户进行信息建档的方式,将农户信息录入大数据系统,方便农户在需要时,就可随时通过手机银行申请小额贷款;推行信用村评定工作,让抵质押物制约农户申请贷款的现象逐渐减少;推出依据纳税数据授信的“纳税e贷”,全力支持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推广银行业移动支付场景建设,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打造一个“信息公示、产品溯源、价格监测、联网监督、智能监控”为一体的“互联网+”农贸市场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起“智慧菜市”支付结算系统,全方位配套上下游金融服务方案,持续提升支付服务便民水平,让传统农贸市场实现“脱胎换骨”。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阳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