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从青鼻山隧道二号工程贯通看雅安住建系统如何以“为民建城”理念破解城市交通瓶颈—— 322天的民生攻坚与城市蝶变

2025-08-12 09:33 来源:

青鼻山隧道二号工程提前90天贯通

8月8日9时,一阵欢呼声打破青鼻山的宁静。历经322个日夜奋战,青鼻山隧道二号工程顺利贯通。该隧道的建成,标志着我市在破解城市交通瓶颈、践行“为民建城”理念上取得重要突破。

青鼻山隧道二号工程全长570米、宽11米,是雅安北外环线建设的关键节点。工程于2024年9月正式开工,总投资1.3亿元。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汛期挑战,我市住建系统强化组织协调,攻坚克难,最终比原计划提前90天实现贯通,创造了雅安隧道建设的新速度。

□ 转载自《雅安日报》记者 石雨川

进度攻坚:

322天的日夜竞速

“每日掘进超1.7米,322天贯通,比原计划提前90天。”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专班负责人介绍,2024年9月,青鼻山隧道二号及附属桥梁工程正式开工。面对青鼻山隧道二号及附属桥梁工程这项2024年市本级重点工程(总投资1.3亿元)的复杂地质和汛期挑战,住建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派驻专人驻守工地一线,实时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管线迁移等堵点难点问题。

雅安住建系统实施严格的进度管控,制定周进度考核表,累计召开现场协调会百余次,确保施工零延误。施工期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给工程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确保进度,项目部安排150余名作业人员昼夜轮班,20余台机械设备24小时满负荷运转。暴雨如注的夜晚,抽水泵持续运转,建设者们浑身是泥却毫无怨言。“岩层比我们先投降!”这句玩笑话,成为他们坚守与担当的生动注脚。

为了激励工人保持良好状态,项目部设置了休息室、安排夜班送餐服务,并在暑期设立供水站。最终,工程不仅成功克服了汛期延误的15天工期,还提前3个月完成隧道贯通目标,日均掘进超1.7米,创造了雅安隧道建设的新速度。

质量守护:

科技与匠心的双重保障

青鼻山隧道围岩主要由强风化、中风化粉砂质泥岩组成,遇水易软化,极易发生掉块、坍塌,施工难度极大,被建设者们形容为“豆腐渣里打洞”。再加上隧道下穿居民区、临近市区,不能采用常规的“钻爆法”施工,技术难度和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加。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住建部门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勤测量、早封闭”的原则。利用GIS可视化平台,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引入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技术,像给隧道做CT扫描一样,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同时,邀请业内知名隧道专家常态化参与安全质量管理,及时解决各类技术难题。

在施工工艺上,建设团队大胆创新。采用机械开挖代替传统爆破,有效减少了对周边岩体的扰动;引入智能立架台车自动立架,不仅降低了安全风险,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使用智能台车浇筑二衬,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提升了隧道的整体稳定性。

整个施工过程中,共发现并妥善处理了各类质量安全问题72个,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的安全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百年工程”的坚守。

民生至上:

从改善交通到发展赋能

隧道贯通后,姚桥片区至北郊片区的车程将大幅缩短,为雅安“一轴、一环,六大组团”的“三区”同城化城市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隧道每推进一米,都是住建人对市民承诺的兑现。从网络问政平台上的‘堵心路’,到如今贯通在即的‘舒心路’,青鼻山隧道二号工程的全线贯通,是雅安住建系统‘为民建城’核心理念的生动实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它不仅有效破解了北外环线交通瓶颈,显著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和获得感,更成为政府部门公信力与城市凝聚力的新标杆。

从蓝图到现实,从期待到实现,青鼻山隧道二号工程的贯通,是雅安住建部门践行“为民建城”理念的有力见证。今年12月底通车后,这条交通动脉将承载着市民对畅通雅安、美好生活的期待,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