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翻开2024年汉源县司法局的工作成绩单: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5场次,辐射群众30000余人;具有汉源特色的“1333”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路径已初见规模和成效,并在全省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椒小司”入选首届“四川十大重点培育法治IP”;汉源县法治主题公园已建成并完成验收;报送至省司法厅的征文在四川省首届行政复议十佳征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2024年以来,汉源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扎实推进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法治建设 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2024年7月31日,汉源县司法局在全省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这是汉源特色的“1333”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路径已初见规模和成效的具体例证。
2024年以来,汉源县司法局立足县域发展实际,深挖汉源本土法治资源,以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为抓手,经过一年的努力探索,具有汉源特色的“1333”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路径初见规模和成效明显:“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法治筑基的功能作用明显增强,公民守法的内在动力明显增强。”这也是汉源县司法局精心绘制法治建设蓝图,真抓实干推动法治建设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俗话说:“郡县治,则天下安。”汉源县司法局认真履行依法治县职责。组织召开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会议暨述法专题会议,制发《中共汉源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等文件,深入推进小区依法治理试点工作,组织全县2756名领导干部参加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参与制作宣传短视频2个,推送依法治县信息53期。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汉源县司法局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自查,完成县级32项指标佐证材料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印发《汉源县司法局关于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年对1件重大行政决策,1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后评估,共审查规范性文件、行政协议等各类文稿材料59件,累计提出审查意见200余条。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年审行政执法证件436个,发放新办(含换证)行政执法证件59个。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累计评查行政执法卷宗16宗,制发《行政执法监督整改意见书》3份。持续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行动,整改行政执法突出问题18个。开展自规领域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整改执法问题4个。以法治浸润人心。汉源县司法局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大力开展“八五”普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2024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活动,组织开展“根治欠薪”服务农民工专项法治宣传等主题宣传活动30余次,发放普法宣传物品50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35000余人次,推送普法信息154篇。
优化服务质效 护航发展担当有为
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5月15日,汉源县司法局联合九襄镇人民政府、九襄司法所在梨城社区开展民法典进企业“三个一百”主题宣讲活动。活动邀请同兴律师事务所刘杨律师,为辖区“法律明白人”和民营企业代表开展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民法典知识讲座,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企业职工依法维权能力,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司法行政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该活动的开展是汉源县司法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在优化服务营商环境方面,强化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审查涉企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的5件,评查涉企行政执法案卷10卷。确定汉源县工程机械商会和汉源县农业商会为我县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加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坚持能动复议理念,坚决纠正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
2024年,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10件,纠错涉企行政复议案件2件,1起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入选四川省行政复议服务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组织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文件清理工作,开展“法治体检进企业”活动3次,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解读2场次覆盖70余人。在优化服务重点项目上,紧盯石汉特色产业经济圈等,分类成立法律顾问服务团、施工项目服务团和务工维权服务团,审查涉及县政府各类合同协议24件,持续为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在优化服务乡村振兴上,探索村公共法律服务室运行机制,重点打造中心村公共法律服务室5个;开展“民法典走进乡村(社区)‘三个一百’主题宣讲活动”14场,常态化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律援助进乡村”等活动,实现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力量向乡村“最后一公里”下沉和延伸。
如今,法治阳光正普照汉源县的每一个经营主体,并转化为内生动力、发展预期,打造了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新高地。
精进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品质跃升
2024年11月12日,汉源县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同兴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杨到安乐镇,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曹某解决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问题。曹某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经济困难,没有固定收入,因学识受限,不懂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考虑到曹某对县城不熟悉且行动不便,汉源县法律援助中心即刻安排律师为曹某提供上门服务,前往家中听取他的意愿和法律诉求,为其代写强制执行申请书。
汉源县司法局立足工作职能,不断精进公共法律服务的质效,解民忧惠民生。
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建设,依托微信公众号,开通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专栏,方便群众利用手机预约和查询办理事项,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现场+远程”的新型法律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民、集约服务。扩大援助覆盖面。联合建立维权工作站,畅通“绿色通道”,将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教育医疗及果蔬产业等与民生紧密相关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积极开展农民工讨薪专项法律援助活动,为困难和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法律服务3次,援助农民320人,涉及金额330万元;安排律师到法院、检察院、看守所坐班提供法律帮助,2024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52件,法律帮助案件360件,接受法律咨询986件,1769人次。做优公证服务。针对“7.20”受灾群众,减免公证费用,优化办理程序,提供上门服务。2024年办理公证100件,涉及受灾群众50余件。
以平安筑长安 社会更加安全稳定
“感谢你们的调解工作,让我们这么多年的纠纷得到解决。这面锦旗当之无愧!”2024年2月22日,社区矫正对象黄某钱来到汉源县司法局园区法务中心司法所办公室,将一面印着“优质法务服务化三载纠纷,八次真情调解续邻里和睦”的锦旗赠给工作人员。
原来矫正对象黄某钱与其邻居黄某忠由于通组道路硬化后需要调整土地,双方对土地调整面积无法达成一致,多次产生激烈冲突并打110报警,积怨颇深。三年间,顺河司法所数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但双方均不愿退让,调解屡次破裂。
2024年2月5日,汉源县园区法务中心牵头、顺河彝族乡、片区司法所、片区警务室、万工村等到现场丈量土地,成功签订调解协议,黄某忠表示近期将到法院撤诉,息诉止争。汉源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纠纷的成功调解,是司法所长期以来不懈努力、从未放弃的结果,也是“平安汉源”“法治汉源”建设的成果,不仅体现了司法行政系统的主动担当作为,更是真情服务群众工作理念的具象。
一座城市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聚焦群众所急、基层所盼,汉源县司法局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召开社区矫正分析研判会16次,做好社区矫正对象核查监管、教育帮扶等工作。
截至12月,开展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73例,接收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119人,解除矫正对象137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59人,无脱漏管和负面舆情事件发生。“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发端于浙江的“枫桥经验”,如今已被汉源县广泛借鉴运用。汉源县司法局全面提升人民调解质效。对全县21个乡镇、123个村(社区)、9个专业行业性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开展备案登记工作,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活动。
截至目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33件,成功2309件,成功率达98.9%。提高信访维稳工作水平。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县上涉法涉诉处置工作7次,安排律师到信访局坐班40次,接待群众48名。此外,汉源县司法局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司法行政铁军,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大力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切实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运用公招、遴选等途径,精准招引专业性较强岗位所需人才6名,不断提升干部法治素养。
汉水星河,源远流长,法天象地,治道永昌。汉源法治事业在全体司法行政干部和法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累结硕果,也将在未来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中铿锵前行。
面向2025年,汉源县司法局将着眼全面依法治县新局面,推动法治汉源建设再继续;着眼服务保障中心新要求,推动法治护航水平再提升;着眼群众满意指数新提升,推动法律服务体系再升级;着眼社会和谐稳定新挑战,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再加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汉源实践新篇章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明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