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工作人员将消暑物资送到一线工人手中
□ 转载自《雅安日报》(钟传雪 左亚斌 市融媒体中心 曹莉雪)
近日,持续高温天气给芦山县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带来“烤”验。面对滚滚热浪,芦山县域内各企业、施工单位联动发力,通过物资保障、作息调整、环境改善等“凉”策,为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护航。
在芦山县工业生产一线,防暑降温已成为企业与职工间的“默契共识”。
在雅安圣善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空调送出的凉风与室外热浪形成鲜明对比。
“每天下午都有冰激凌,食堂的绿豆汤、西瓜从不间断,藿香正气水这些防暑药品也一直备着。”纺织女工李大姐手里攥着刚领的防暑物资说。
该公司二车间设备主管倪广辉深有感触:“高温天里,公司把防暑降温的细节做得很到位——车间空调全天运行,比室外凉快不少;休息时,水果、饮品从没断过。我们一线工人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清凉,更是实实在在的关心。”
这样的场景正在芦山各生产企业持续上演。从食品补给到环境优化,企业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让职工在高温下安心作业。
与此同时,在芦山县重点项目施工现场,高温下的作业节奏通过科学规划变得更合理。
芦山县智慧城市更新及灾后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思延镇、飞仙关镇、双石镇标段)的工地上,机械声依旧轰鸣,但开工时间已调整为清晨,中午十二点前便结束当日工作,巧妙避开了高温时段。
“我们盯着气象预警安排施工,采取‘抓两头、歇中间’的作业办法。”项目经理张明鉴介绍,全县建设领域统一执行高温作业标准:气温在37℃以上40℃以下时,上午施工、下午休息;若气温达到40℃,则全天停工。同时,工地加大防暑知识宣传力度,配备急救药箱,确保工人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得到及时救治。
钢筋工王师傅抹了把汗,笑着说道:“现在干一阵歇一阵,天天有绿豆汤,还有急救箱兜底,心里踏实多了。”
从车间到工地,从企业到项目组,芦山县用“凉”策为劳动者撑起防护伞。这些带着民生温度的举措,既守护了一线劳动者的健康,更保障了全县生产不停、建设不止,让高温下的芦山依然充满奋进的活力。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