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我市开展“遇见非遗·芦山花灯”沉浸式研学体验日活动 非遗匠心 童趣传承

2025-07-26 09:13 来源:

□转载自《雅安日报》

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根雕的技巧

孩子们现场学习芦山花灯绝活

本报讯(记者 彭艳霞)7月22日,由市文化馆、市文旅集团联合开展的“遇见非遗·芦山花灯”沉浸式研学体验日活动在芦山县举行。30多名小朋友结伴打卡芦山两大地标——平襄楼和大自然金丝楠艺术馆。

芦山花灯兴起于汉,盛行于宋,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活动中,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虎亲授芦山花灯“学、说、逗、唱”绝活。孩子们体验画“花鼻子”丑角妆、学“幺妹子”身段,组团挑战花灯戏。

在芦山县大自然金丝楠艺术馆,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亲手打磨独一无二的根雕作品,带走专属的非遗纪念品。芦山根雕作为芦山木雕的一部分,早在2018年便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芦山县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风,大力发展根雕产业。

参与活动的孩子情绪高涨,他们表示:“能自己动手制作根雕作品感觉非常有意义,也看到好的艺术作品背后是手艺人的扎实手艺和年复一年的坚持。”

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雅安市作为非遗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相关活动。通过将非遗传承与研学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还能进一步推动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和利用,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构建对儿童更加友好的环境,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各类暑假公益班、夏令营、研学活动,破解暑假“带娃难题”,用政策的温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说,当前,雅安正在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希望各级各部门联合协作、携手并进,按照《雅安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坚持儿童优先原则,紧扣“1869”雅安方案,让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为儿童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丰富的成长环境,提高广大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全市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