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3月15日起施行 雅安古树有了更好的保护

2025-03-13 09:32 来源:

□ 本报记者 鲁妮娜

四川最年长的“树王”雅安红豆树焕发勃勃生机,“中国桢楠王”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旧相守相望,600余年的光叶玉兰树见证红军伟大征程,刘家山楠木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乡情乡愁……古树早已融入人们的情感基因,成为涵养人们精神情怀的源泉。

千百年来,古树名木守护着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也见证着历史岁月在雅州大地上的印记,成为不可或缺的历史坐标、文化标识

保护好古树名木,就是保护生态,保护人文。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今年1月出台,自3月15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

雅安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如何?《条例》的出台对于雅安古树名木的保护会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条例》正式施行前,记者采访了我市林业部门相关人员,一同探究雅安古树名木保护的未来。

看当下:

古树名木保护成效明显

“全市现存古树名木16920株,隶属于77科154属299种,其中:一级古树199株、二级古树255株、三级古树16464株、名木2株。”谈起雅安的古树“家底”,市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如数家珍,为了将这16920株古树名木保护好,我市聚焦“四化”措施,即规范化、科学化、协同化、社会化,全方位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对于古树名木的管理,我们实行‘一树一档’‘一树一策’单体式管理。近年来,对古树名木进行调查、鉴定、定级、登记、编号、建立档案、设立标志,抢救性地保护了许多珍贵的城市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规范了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复壮。”工作人员介绍。

近年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利用的通知》,市绿化委员会联合市林业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印发了《雅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强化落实管护责任;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林业局共同发布了《古树名木协作保护机制》,在中国·荥经桢楠王公园内设立“云峰‘桢’法——桢楠王公园法官工作站”,发布全市首份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科学施策,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围绕雅安古树名木生态价值、文化传承、生物多样性等内容,我市林业部门先后举办了雅安古树名木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大美雅安·年轮印记”古树名木摄影作品展,编印《雅安古树》画册和《走近雅安古树名木》科普读物,各级媒体也多次对雅安古树名木以及保护工作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古树名木保护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编印了四川省首个《古树名木公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古树名木公园建设,建成了雨城区的雅安红豆古树公园、荥经县云峰山桢楠古树公园、芦山县大川镇“三棵树”古树公园等9个古树公园,其中千年古树公园7个。古树公园是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最直接载体,也是人们感受古树名木文化和生态文化的最便捷方式,在乡村林旅融合发展和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论未来:

法治护航绿色家底

谈及《条例》的出台,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是“众望所归、正当其时”。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和复制的稀缺资源,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条例》体现了“保护第一”的原则,明确了损害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禁止行为,同时又充分吸纳各地工作经验和做法,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统筹协调古树名木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聚焦破坏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典问题,补齐制度短板,压实保护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统筹推进古树名木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不破坏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前提下允许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实现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

他认为,从保护力度看,《条例》出台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体系,落实严格的保护管理措施,抢救复壮濒危衰弱古树名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织就了系统完善的保护网络。

“《条例》的出台,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各县(区)各有关单位持续加强《条例》的贯彻落实,并强化对古树名木的动态管理和常规巡护,包括启动开展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动态掌握古树名木资源和管理状况;强化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应用,实现“一树一档”精准化管理;全面实行挂牌保护,因地制宜设置保护设施;持续营造古树名木保护宣传的良好氛围,积极号召全社会关注参与古树名木保护,让雅安古树名木生机勃勃、苍翠挺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熠熠生辉,展现独有的魅力和风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