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各族群众欢度节日 黄刚 摄
1月23日,全国民委发布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雅安市和石棉县双双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称号。
我市历史上就是进藏物资集散地、西南少数民族进入内地“第一站”,每年过往少数民族群众达数百万人次,素有“川西咽喉”“民族走廊”之称,拥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战略地位、悠久历史、红色基因、现实基础和发展优势,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更赋予雅安建设“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的战略使命。
近年来,我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新建立创建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市呈现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之歌在雅州大地上越唱越嘹亮。
我市举办“创
同频共振 绘民族画卷
在雅安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汉、彝、藏、羌、回等4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万余人,其中民族乡13个。
据统计,雅安有获得命名的市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75个、示范单位557个、示范家庭120个、示范岗位84个,建有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5个、大
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常态化,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雅安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重点工作均由党委常委牵头推进;建立市级
“
我市各族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满意率达95%以上,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年持续增长。
全市建设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763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3处;开展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民族团结活动1000余场次;编制宣传片,发放民族团结宣传资料4万余册……我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取得新成效。
我市将创
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常态化,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常盛,雅安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重点工作均由党委常委牵头推进;建立市级
“
我市各族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满意率达95%以上,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年持续增长。
全市建设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763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3处;开展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民族团结活动1000余场次;编制宣传片,发放民族团结宣传资料4万余册……我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取得新成效。
我市将创
我市
同心共建 育团结之花
翻开我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我市也涌现出了一批批民族团结进步典
“天全县中医医院,亚布热(藏语意指非常好)!”根曲奔让说。这位来自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小伙,专程送患有盆骨粉碎性骨折的妹妹到我市天全县中医医院治疗,他说,这里门诊挂号费才1元钱,医生医术高明,服务也很周到,妹妹恢复很快,一家人都非常高兴。
天全县中医医院坐落在二郎山下川藏线上,因“技术好、费用低、服务好”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也受到甘孜、阿坝甚至西藏等地患者青睐,每年到天全县中医医院就医的民族地区群众在15万人次以上,该医院成为沟通和连接汉藏民族的桥梁。2019年,该医院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为搭建区域高能级协作平台,我市围绕推进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勇担“民族走廊”重任,把服务保障川藏铁路建设等“国之大者”和“省之大计”深度融合,联合周边及川藏铁路沿线地区共建和美民族走廊,努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新样板。
我市联合同处川西地区的攀枝花、凉山、甘孜、阿坝五市(州)成立川西民族团结进步联盟,与川藏铁路沿线市(州)——西藏拉萨、昌都、山南、林芝和四川的甘孜州等签订区域合作协议,并以“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为牵引,在基础设施、电力通信、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生态保护、民族宗教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现已开展考察交流互访32批次,签订文化旅游、人力资源、民族团结等领域合作协议39个,齐心协力共建民族团结与协同发展走廊。
各族群众在龙舟赛上奋勇争先
各民族青少年学生在我市学习专业技能 本报记者 郑旸 摄
共融共享 结幸福之果
行走在雅州大地上,处处能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般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绘就民族团结雅安篇章。
在四川省档案学校,“9+3”彝族学生(9年义务教育+3年免费中职教育)和其他各民族学生一起生活、学习,同学友谊在不断交流中升温,共同理想在教学中形成。全市三所承担“9+3”的学校,累计培养了彝族、藏族“9+3”学生6500余人,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
此外,我市
近年来,我市立足川西门户枢纽优势,以建设川西教育中心、川西医养中心为抓手,不断加大对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力度,为辖区与周边各族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养老服务,辐射带动民族地区发展,努力让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目前,雅安每年外来就医患者达50余万人次,外来就读学生常年保持在2万人以上。
“我们从凉山来到雅安20余年了,当地党委、政府非常关心我们,为我们办了户口(户籍迁移),介绍了工作,前几年我们还搬进了新房子,一家人日子过得很好。”在荥经县城经营烧烤店的木木区布说。
在雅安,与木木区布一样来自大凉山的彝族群众达1万余人,其中迁居到荥经县的约占三分之一。还有1万余名来自四川甘孜、阿坝和西藏的各族同胞因就业创业、婚姻迁移和养老旅居等原因来到雅安。
石棉县城街道上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 本报记者 郑旸 摄
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群众踏青赏花 周万龙 摄
初心不变 再续华章
自2010年起,我市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建成果映照雅州大地各个角落。
征程万里风正劲,厉兵秣马谱新篇。随着川藏铁路加快建设,随着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破题成势,雅安的战略位势将更加突显,必将有更多的各族同胞到雅安投资兴业、安家落户、观光交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篇章将更加壮丽。
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
本报记者 郑旸 市委统战部供图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