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自《雅安日报》雷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雅安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市委五届六次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作出部署,完善了雅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蓝图”。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指出,雅安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要将蓝图高质量转化成“施工图”“实景图”,加快推进雅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不懈深挖雅安的“红色宝藏”“绿色宝库”“蓝色宝典”,绘就雅安现代化建设的新图景。
红色铸魂 擦亮发展底色
红色是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雅安是一片红色热土,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在这里,胡长保舍身保卫毛泽东主席,诠释了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奉献担当;强渡大渡河,红军战士向死而生、一往无前,书写了一段英雄史诗;翻越夹金山,矗立起共产党人挑战极限、敢闯新路的精神丰碑……红军长征为雅安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数据平台统计,雅安拥有红色资源221个,占全省红色旅游资源的6.73%。红色资源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俨然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为我们深入挖掘革命老区雅安的“红色宝藏”、擦亮发展的底色提供了指引和遵循。近年来,雅安持续深化红色资源的内涵挖掘,不断探寻守护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新途径。一是“让红色文物活起来”,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让红色基因永葆活力。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加快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广泛传播,促进红色文化的研究。利用数字技术改变博物馆、纪念馆文物的静态陈列形式,用声、光、电营造震撼的视听效果。比如,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再现红军战士“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的情景,震撼的视听效果与沉浸式互动的叠加,不仅使展示空间变得更加生动,更让参观者身临其境,能够真正感悟红色精神,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二是“让红色教育潮起来”,强化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近年来,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依托红军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等红色特色资源,创新全景式、沉浸式、互动式红色教育体验,走红军小道、做红军餐、织粗草鞋……“行走的课堂”凸显雅安浓厚的红色底蕴,既是寻根,更是铸魂。5年来,先后吸引了数万名全省乃至全国多地的党员干部和企业职工到此“打卡”学习。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探索“技术+文化”的数字思政新路径,打造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通过VR、AI等数字技术创设具有临场感、沉浸感和交互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穿越到现场,角色式融入,情境中沉浸,故事里共鸣,推动思政教育向“身临其境”跃升;三是“让红色经济火起来”,让红的底色更鲜艳。全市将红色资源纳入地方发展整体布局,突出“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开发红色旅游、细研红色教育、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天全县仁义镇红军村构建“红色教育+生态观光+农事体验”复合型产业格局,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示范村;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夹金山村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硗碛湖等资源优势,与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文旅集团等合作,大力发展红色教育培训、素质拓展等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开启了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旅游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绿色立根 凸显发展特色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雅安全域绿水青山环抱,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69.42%、稳居四川第一。习近平总书记赞誉雅安是“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指出“生态优势是雅安最突出的优势”“要突出绿色发展”。感恩奋进新征程,雅安深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宝库”,绿色发展成为雅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和鲜明特征。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厚植“农业稳市”的底气。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根基。雅安“小城市、大农村”特征突出,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全省水平。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产业兴带动村民富。近年来,雅安分东、南、西北三大片区,打造了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茶产业带、果药产业带和果蔬产业带,推进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5大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擦亮了绿色生态农业的“金字招牌”;实施“品牌强农”战略,“蒙顶山茶”“汉源花椒”“雅鱼”等“雅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价值得到显著提升。“五雅”特色产业串起全市500余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带动全市8个县(区)78个乡镇的经济发展,覆盖90%以上的农村和农民增收致富,是雅安农业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筑牢了雅安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根基。
二是用好绿水青山,以景促旅,以绿生金。雅安54%的辖区面积被各类生态保护区覆盖,约40%的国土面积列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厚植绿色根基,雅安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生的乡村振兴之路:荥经县发展村从曾经掠夺式的“挖山吃山”到今天共生共荣的“养山吃山”。依托9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发展村化身“生态学院”,把“美丽环境”变身为“美丽经济”,走出了一条业兴、人和、村美的幸福发展路;宝兴县嘎日村从过去的“卖木头”到今天的“卖风景”“卖生态”,世代守望的绿水青山转化为璀璨的“金山银山”,从昔日的“贫困村”蝶变为“网红村”;还有名山区骑龙村、雨城区桂花村、芦山县白伙村、天全县团结村、汉源县古路村……雅安把生态资源转变成发展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乡村的“生态颜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实现了生态环境、乡村产业、农民收入的“三提升”。
蓝色赋能 增添发展亮色
蓝色代表着科技、创新、未来。雅安的传统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布局分散、附加值低,转型压力大。要实现工业强市,必须从科技蓝海中深挖新的经济增长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雅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一是加速推进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主抓手,2025年第一季度,雅安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推进重大项目227个、总投资499.4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二是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技术引领、创新驱动,突出“智改数转”,让“老树发新芽”;三是谋篇布局新兴产业。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经过6年发展,已成为四川省单体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绿色数据中心,如今,雅安数字经济总量已超400亿元,跻身全国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第一方阵。“中国·雅云”品牌带动雅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快速发展,高端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产业“新蓝海”正在迅速崛起,为雅安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呵护一份红、守住一片绿、追寻一片蓝,“红绿蓝”融绘出五彩斑斓,未来的雅安必将成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之城。
(作者单位系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