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雨城区草坝镇:咬定青山不放松 “赈”心助开幸福花

2025-09-19 09:07 来源:

初秋时节,生机勃勃。9月17日,雨城区草坝镇均田村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现场,当地务工群众手拿铁锹铁镐,撸起袖子,挽起裤脚……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以工代赈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劳动技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草坝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扩大以工代赈政策效益,主动作为、统筹谋划,从前期准备、实施管理、落实保障等方面着力,创新探索新的工作模式,让以工代赈政策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聚焦民意:让一批项目建起来

以工代赈项目把解决群众需求放在首位,成功转变以往“施工单位干、村民群众看”的状况,实现“为我建”到“我来建”的转变。在项目建设上,草坝镇全面推行四川省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方式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由村“两委”组织召开村民会议议定项目建设内容,组建项目理事会,由理事会开展务工群众“定人、定岗、定酬”及施工器械租赁、建材采购、技术人员聘请等“租购聘”工作,基层干部谋事议事、管理项目、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自建方式,让项目理事会成为管理者,群众成为参与者和监督者,实现了“自己的项目自己干。”

汇聚民力:让一方群众富起来

建一个项目,赈一方百姓。草坝镇坚持把以工代赈项目作为撬动乡村振兴、就业带动的“杠杆”,在项目建设中把“工”用起来,让“赈”发挥出来。

自己的项目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草坝镇均田村此次落地的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683万元,已于今年7月底开工。项目内容是改扩建道路8.2公里,解决村民“雨天泥泞难行、农产品运输受阻”的难题。不同于传统工程建设模式,该项目始终把“赈”字放在首位,坚持“村民为主、技能带动”,预计带动600余名当地群众参与务工,发放劳务报酬326.3万元,让村民在建设家乡中实实在在得实惠。

草坝镇以工代赈工作组表示,以工代赈不仅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事做、有钱挣,更让已脱贫、易返贫等低收入群众干起来、跑起来,一大批从未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年老弱劳力等群体,也通过务工获得收入,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自豪感。

绘就民愿:让乡村振兴活起来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以工代赈,赈的是为民的初心,是“授人以渔”的长久。

雨城区草坝镇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以工代赈务工劳务报酬、岗前技能培训、务工以岗代训、特殊岗位设置、产业技能培训、折股量化分红、公益性岗位安置、产业带动就业八大赈济事项,足额发放劳务报酬,扎实开展技能培训,设置公益性岗位,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久久为功攀高峰。新时代下,雨城区草坝镇将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坚守“赈”的初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以工代赈工作质效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