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以乡镇全民健身中心为引擎 激活乡村文旅体融合发展新动能

2025-09-23 15:44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响应四川省关于“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及雅安市“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的全会部署要求,雨城区文广体旅局通过“体育+”模式,将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及多功能运动场建设作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旅体深度融合的核心民生工程与战略抓手,为乡村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活力。近期,雨城区澄清村依托新建场地成功举办“雨城在等你之‘村歌嘹亮、坝坝舞、坝坝球’走进澄清村”系列活动,正是雨城区以体育设施为支点,激活乡村文旅体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与典型缩影。

(一)从“设施短板”到“服务提质”,筑牢乡村文旅体融合硬件根基

此前,乡镇层级普遍存在“综合性体育设施空白、标准化活动场地缺失”的问题,村民文体活动局限于散步、简易器材锻炼,大型文旅体活动“无地可办”,成为乡村文旅发展的突出瓶颈。新建的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及多功能运动场,实现了“一室多能、一场多用”的功能集成——室内整合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室及文艺展演空间,室外配套标准球场、健身路径与文艺广场,彻底解决了乡村“场地缺、设施旧、功能单一”的难题。这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城市同质的健身服务,更构建起“全天候、专业化、多功能”的乡村文旅体活动平台,为后续开展各类文旅体融合活动筑牢了硬件根基,直接推动乡村公共服务从“有”向“优”的跨越。 

以恒志为基,意味着我们在蛇年里,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坚守初心,不轻易言弃。革新此时,则要求我们把握当下,积极求变。

(二)从“被动观望”到“主动参与”,激活乡村文旅体融合群众动能。

澄清村系列活动的成功,核心在于以优质体育设施为“磁场”,让村民从文体活动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甚至“创作者”,为乡村文旅体融合注入了最鲜活的群众动能。一是“坝坝球”赛出竞技活力。标准化球场为村民提供了专业竞赛场地,篮球、羽毛球等赛事从“自娱自乐”升级为“规范比拼”。激烈角逐中,不仅点燃了全民运动热情,更吸引周边村镇群众前来观赛,形成了区域性的体育交流热潮,成为乡村体育旅游的“活名片”。二是“坝坝舞”跳出乡风新貌。宽阔广场成为村民展示风采的舞台,整齐划一的舞蹈不仅是全民健身的缩影,更成为乡村文化展演的重要内容,既增进了邻里情谊,又塑造了文明和谐的乡村风貌,为乡村文旅增添了“烟火气”与“人文味”。三是“村歌嘹亮”唱响文化自信。健身中心室内空间化身文艺舞台,村民自编自演的村歌,将家乡美景、发展变迁、幸福生活融入旋律,既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更形成了独特的“村歌文化IP”,成为对外展示雨城乡村魅力的重要载体。

以恒志为基,意味着我们在蛇年里,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坚守初心,不轻易言弃。革新此时,则要求我们把握当下,积极求变。

(三)从“单一体育”到“融合赋能”,打造乡村文旅体发展示范样板。

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突破了“体育设施仅用于健身”的传统定位,通过“体育搭台、文化唱戏、旅游赋能”,实现了“1+1+1>3”的融合效应。一是形成区域文旅热点。澄清村系列活动不仅吸引周边群众参与,更通过线上传播吸引了市区及外地游客关注,让“去乡村看比赛、赏村歌、体验乡村生活”成为新的文旅选择,有效激活了乡村“微旅游”市场。二是夯实乡村文旅基础。在活动筹备与参与中,村民自发组建队伍、分工协作,邻里关系更和睦、社区认同感更强。三是拓展文旅发展空间。现代化的健身中心、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彻底改变了外界对乡村“落后、沉寂”的刻板印象,全方位展示了雨城乡村“活力、文明、开放”的新形象。这种形象的蝶变,不仅吸引了更多游客,也为乡村引入文旅投资、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真正实现了“以体兴文、以文促旅、以旅富民”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雨城区文广体旅局将继续深化“体育+文旅+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路径,持续优化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功能布局,策划更多特色文旅体活动,力争将其打造为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文旅体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为雅安市做强文旅产业贡献更多雨城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