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矢志人道 携手同行 ——写在‌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之际

2025-05-08 09:00 来源: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

红十字运动自1863年诞生以来,如同一束光照亮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1亿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各个角落。它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庞大的世界性人道主义运动,是人类进步事业的一面旗帜。

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雅安市红十字会(以下简称:市红十字会)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雅安的总任务,积极深化改革创新,依法履行职责,以实际行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雅安这片土地上书写着温暖人心的故事。

□本报记者 周代庆

四川省2024年抗震救灾综合实战演练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在四川省区域性应急救援雅安基地开展

坚定方向

党的旗帜引领事业发展

党旗引领人道红。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市红十字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带红建,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加强理论学习,感悟思想伟力,全市红十字系统依法履行红十字人道使命,焕发蓬勃力量。

一年来,市红十字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重要致信精神,以及关于群团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当作行动的指南针。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人道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确保了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在全市红十字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雅安红十字事业在党的领导下行稳致远。

四川省红十字应急救援区域协作机制2024年川西协作区实训演练在雅安举行

做实项目

助力雅安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市红十字会严格项目监督管理,规范资金使用,致力让每一个项目都建成放心工程、安心工程、暖心工程。

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切实服务灾区百姓。积极争取并落实“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61个,援建资金高达9721.86万元。截至2024年底,已顺利完工57个项目。

“博爱家园”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市红十字会积极争取30个总会博爱家园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落户雅安,并在全省率先完成,受益群众达33400余人。项目以“防灾减灾、产业帮扶、健康促进、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有效提升了乡村的发展水平和群众的生活质量。

积极争取并实施其他惠民项目。持续实施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博爱家园项目(2个、资金86万元)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争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省红十字会、省红十字基金会等援建城市博爱家园项目、地震灾后重建项目(8个、资金约300万元)和暴雨洪涝灾害、防灾避险等项目(6个、资金117万元),为雅安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红十字力量。

市红十字会联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后勤接待骨干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在危难的第一线托举希望

“4·20”芦山强烈地震、“6·1”芦山地震、“9·5”泸定地震、 汉源县马烈乡“7·20”山洪泥石流灾害……在重大自然灾害救援救助行动中,市红十字会从未缺席。

汉源县马烈乡“7·20”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市红十字会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深入一线了解灾情及需求,积极向上争取物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调拨帐篷100顶、折叠床400张、家庭包1300个、冲锋衣2900件、毛巾被2900床,省红十字会紧急调拨夏季家庭箱350箱,省红十字基金会紧急支援群众保障箱1600个。市、县红十字会干部职工、红十字志愿者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安置受灾群众,分发救灾物资,确保物资第一时间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全市已建成6个红十字备灾仓库,构建起上下联动的红十字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立红十字赈济救援队伍10支。

2024年,市红十字会成功举办“四川省红十字应急救援区域协作机制2024年川西协作区实训演练”,代表省红十字会参加四川省2024年抗震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并开展救护员培训,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开展百人应急救护演练,组织赈济救援队参加2024年汛期多灾种叠加“双盲”演练拉动。

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和演练,全市红十字系统应急救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红十字赈济救援队成为雅安应急救援领域的重要力量。

工作人员在汉源县马烈乡中心小学安置点为“7·20”山洪泥石流灾害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

提升人道资源动员能力

助推雅安公益事业发展

2024年“5·8人道公益日”筹集资金103.56万元,全部用于开展助医、助困、助学、助老、助残;汉源县马烈乡“7·20”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全市红十字系统共募集捐赠款物472.67万元,全部用于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持续打造“善行巴蜀·博爱雅安”等暖心利民的公益项目品牌,参加四川省红十字会第四届公益项目大赛,获组织奖,推选的“师生心理关怀计划”项目获二等奖和十佳项目。人道资源动员影响力不断扩大,雅化集团、四川亿欣新材料有限公司、名山区京泽龙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参与公益事业。

以“红透指数”建设为契机,不断健全内部管理、捐赠管理、志愿服务、信息公开等制度,及时在“雅安市红十字会”官网公示捐赠款物接收使用情况、年度捐赠款物收支情况审计报告等,主动接受监督,高效透明,让每一份爱心善意在阳光下传递。

Image-200061777144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赴联系村荥经县牛背山镇楠林村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暨走基层送温暖活动

“救”在身边

助力健康雅安建设

博爱送万家,温暖你我他。拉家常、问冷暖、送清凉、致敬意,平日常慰问、年节总关怀……2024年,全市红十字系统筹集款物55.05万元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慰问群众2230户,8461人受益。

人道救助,温暖人心。2024年,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大病儿童救助、市人道救助等项目,共救助42人、救助资金54.96万元,帮助患病儿童和困难群众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生命接力,传递大爱。2024年,与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雅安市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获奖者三免激励政策实施方案》,办理发放“博爱卡”771张。联合市卫生健康委推动8家医院建立医学捐献服务站,完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体系;开展造血干细胞宣传动员活动34次,开展雅安市遗体和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月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季活动等。

微光成炬,润物无声结善果。越来越多人以各种方式加入到这场生命的接力中。截至目前,雅安市累计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3999人、捐献16例;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报名登记7130人,实现遗体捐献52例、眼角膜捐献55例、器官捐献56例。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珍贵、感人的生命故事,是捐献者及其家属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

救护行动,深入百姓。全市建成7个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开展“救在身边”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传播红十字文化。2024年,全市培训持证救护员4086人,开展普及培训活动110次、普及培训45038人次,救护知识普及率不断提升,“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逐渐成为社会新风尚。

“9·5”泸定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石棉县直升机野外停机坪

夯实基层基础

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基层组织是红十字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支支身穿“红马甲”的队伍穿梭在乡镇、社区、学校……为困难老人送温暖,和困难学生结对子,自发参与社区、校园文明建设,成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市红十字会印发《雅安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运行规范(试行)》,全力推进红十字基层组织和阵地建设,发挥石棉县新棉街道川心店红十字会作为“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巩固发展乡镇(街道)红十字会,稳步发展村(社区)红十字会,积极推动高校“建会兴会”工作。顺利完成四川农业大学建会工作,在雅高校建会率实现100%。

截至目前,全市有红十字基层组织574个,志愿服务组织45个、注册志愿者6670人,团体会员602个、个人会员13677人(其中青少年会员10104人)。

过去的一年,市红十字会在人道事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他们深知,人道之路,任重道远。

在未来的日子里,市红十字会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拓展服务领域,为人民生命健康守岗护航,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让红十字的光芒在雅安大地更加闪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2 www.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