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里开办农家乐六旬老人吃上“旅游饭”

来源:
2016-04-15 10:09
浏览:
收藏 打印

关键词【农旅融合】

对石棉县迎政乡新民村三索窝新村聚居点的重建户彭云全来说,灾后重建给他带来的,不仅是住房条件的改善,更是个人身份的转变。

在三索窝新村聚居点完工后,彭云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利用自家新房开起农家乐,吃上“旅游饭”,成为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重建之前,三索窝只是一个基础设施滞后、房屋破旧杂乱的农村聚居区。随着灾后农房重建工作的推进,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宽阔的水泥路,土墙房变成了小洋楼,不断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让这里的居民生活质量直线提升。

彭云全见证着三索窝的点滴变化,也改变了自己重建新房的初衷。

“最开始的打算,是建好新房后开个小卖部。”看到建设中的三索窝越来越美,听到乡政府的干部谈论旅游发展规划,年近6旬的彭云全有些心动。

2015年8月底,在乡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见证下,彭云全的农家乐——三索窝神泉农庄隆重开张,成了新村里开张的第一家农家乐。

震后,各路媒体给予三索窝极大关注,多次对三索窝新村聚居点建设进展进行报道,让不少人知道了三索窝这个名字。重建结束后,关于三索窝的后续报道仍时常见于报端、电视,漂亮、神秘的三索窝因此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

“农家乐的生意主要集中在周末。开张以来,已经接待过成都、雨城、芦山、宝兴、名山等地的客人,大家对三索窝的印象非常好。”彭云全说,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三索窝让不少原本只计划一天行程的游客不忍离去,选择延长游玩时间。

开业以来,彭云全的生意日渐红火。由于孩子常年在外工作,农家乐平时由他和老伴经营,时有忙不过来的情况。如此一来,彭云全时常在新村里寻觅短工,这让不少帮忙的村民对发展乡村旅游产生了浓厚兴趣。

“等以后全村旅游业发展好了,吸引的游客更多,大家都能守着家找到更多旅游商机。”彭云全说,灾后重建修起漂亮的房子,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相信村民致富指日可待。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李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