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健身广场背后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民声定题 全程监督

来源:
2025-07-07 10:28
浏览:
收藏 打印

□转载自《雅安日报》 汪大翔 刘增裕 本报记者 张婧

“过去这块荒地杂草丛生,现在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7月4日傍晚,雨城区碧峰峡镇八家村新建的全民健身广场,村民刘丽萍在健身器材上锻炼。

夜幕下的健身广场,年轻人在多功能球场里挥汗如雨,老人们在健身器材区拉家常,儿童游乐区传来阵阵欢笑。这个投资近20万元的项目,是2025年碧峰峡镇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之一,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

代表“季走访”  听到群众心声

2024年12月,碧峰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联络选民“季走访”活动。多名人大代表在走访中了解到,村民们反映村里缺乏健身场所和设施,期盼能建设一个安全便捷、老少皆宜的公共健身场所。

“健康是乡亲们最朴素的愿望,在家门口拥有一个健身场所,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需求。”为更全面精准了解村民需求,碧峰峡镇人大代表、八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袁树武与其他代表通过召开村级坝坝会、逐户走访等方式,详细记录村民对场地类型、设施配置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群众呼声迅速转化为代表们的行动。袁树武、万玉霞等多名代表联合提交了《关于在八家村建设规范化全民健身广场的建议》,提出建设多功能运动场地、配备适老适幼健身器材、完善夜间照明等关键性内容。

建议得到碧峰峡镇党委政府和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经自然资源和规划、文化旅游体育等部门实地勘察和可行性论证后,八家村全民健身广场项目成为2025年碧峰峡镇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民智护航  助力项目“从有到优”

项目立项只是开端,确保项目优质高效落地才是关键。项目启动之初,碧峰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和村“两委”干部成立监督小组,并与项目设计方、施工方召开“问需问计问效”沟通会。会上,代表们直奔主题,就场地布局合理性、材料耐候防滑性、照明覆盖范围、安全围挡设计等关键问题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推动形成吸纳群众智慧的设计方案。

施工阶段,监督小组建立现场监督机制,对照施工进度计划开展常态化督促,严格检查设计是否落实、材料是否达标、施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碧峰峡镇人大主席团还将该项目纳入“代表履职活动日”重要内容,组织体育领域专业技术型代表进行“定向察看”,对球场划线标准、器材安装稳固性、安全防护措施等关键环节进行专业把关。监督小组与碧峰峡镇纪委密切配合,形成监督合力,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公开透明、管理规范高效。

今年6月,总投资近20万元的八家村全民健身广场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村上依托广场举办了小型友谊赛、节庆文化活动,成为村民的“打卡地”。

“这里不仅是健身场所,更是凝聚人心的阵地。我们还会举办村BA等篮球赛事,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文娱生活。”雨城区人大代表、碧峰峡镇人大主席王贤荣表示,将以八家村全民健身广场建设为范例,在总结提炼“精准调研—建议牵引—票决定项—全程监督”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持续关注并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积极推动更多贴近群众需求、凝聚民心的项目落地,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新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