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 丰富内涵——雨城区上坝路社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全国文明城市交融共创
开展关心关爱民族同胞衣物捐赠志愿服务活动
上坝路社区为民族同胞举办普通话培训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也是各族人民凝聚“共筑中国梦”力量的源泉。创
近年来,雨城区东城街道上坝路社区以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创新举措强化组织抓落实
上坝路社区居住着214位少数民族群众,包含白族、藏族、彝族、侗族、回族、蒙古族、苗族、羌族、土家族、壮族、畲族11个少数民族。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多民族团结、和谐、融洽、共享的温馨氛围,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上坝路社区成立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的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结合省级民族事业发展项目
通过召开班子会、网格员会、志愿者会等
10月16日,社区邀请了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共同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学习习
上坝路社区还结合实际,搭建了信息管理、通用语言交流、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就业创业服务、法律援助服务、文化交流等六大平台,开展民族工作者培训、法律知识培训、民族文化交流、就业技能培训、普通话教学交流,
上坝路社区依托创
以增进各族群众感情为纽带
促进各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
上坝路社区根据少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的天赋,为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紧密融合,以增进各族群众感情为纽带,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扩面。
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国庆节、中秋节、“六一”儿童节、重阳节、藏历年及10月民族团结进步月等重要事件节点,主动邀请各民族同胞开展闹元宵、包粽子、做月饼、品藏茶、打酥油茶、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多角度展示交流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使汉族居民和少数民族居民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相互帮助、手足相亲,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增进深厚友情。
社区还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模范小区、楼院、家庭等各类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先进模范,宣传典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上坝路社区以真心服务惠民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文明城市创建。居住在绿洲路128号大院的藏族居民彭友禄,长期协助管理大院日常事务,清理环境卫生,协调矛盾纠纷,宣传民族政策等,成为和谐大院的“推进者”,共建文明大院的“带头人”。
社区建立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窗口和综合服务平台,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医疗、社保、计划生育、困难救助、政策咨询、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等服务;在社区图书室设置少数民族图书专角,增加300余册少数民族文化、文字类书籍,供少数民族群众查阅、借阅外,也便于社区干部从中了解各民族风俗习惯及文化特征,为他们提供各类服务。此外,社区工作人员还主动上门为各民族老年群众办理退休验证、信息采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等,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真切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上门服务中,准确掌握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情况后,开展小儿推拿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知识讲座等,并推荐了10多个就业岗位。
在整合社区各方资源方面,发挥网格化功能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管理网格化服务,责任人及网格干部定期到大院、小区了解、听取少数民族群众的意见建议,依托法律援助服务平台,先后走访少数民族群众及民族宗教界人士110人(次),多次召开民族团结一家亲座谈会,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采取措施,尽力帮助。
陈晓波 本报记者 彭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