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丽雨城 共享生态家园——雨城区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区验收

来源:
2012-05-28 10:52
浏览: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

  雨城——茶马古驿 熊猫故乡 清风雅雨 天府之肺

  雨城——一座依山傍水、秀雅宁安的浪漫之城;这里山峦叠翠、溪水潺流,故有 “天然氧吧”之称;这里生态之魅、气候宜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也是国内唯一的“生态气候城市”。

  25日,雨城区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我市首个省级生态区县。

  25日,是一个令35万雨城人民记住的日子,是一个足已被载入雨城生态环境建设里程碑的日子。

  当日下午五点,随着验收组对雨城区创建工作的一致通过,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5年磨一剑,今朝见真章,这条创建省级生态区的道路,雨城人民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近年来,雨城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创建省级生态区目标,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环境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推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提升,全区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可持续发展良好局面。

区委书记衡彤陪同省级验收组组长谢天现场检查


验收工作会


全国生态乡镇——上里镇

  生态农业春意盎然

  走进中里镇,一望无际的猕猴桃田地里,虽还是生根发芽之时,丰产亦丰收的喜悦却早早地洋溢在了农户的脸上。近年来,雨城区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生态农业产业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全区建成林竹基地58.8万亩,茶叶基地16.1万亩,蔬菜基地8.5万亩,猕猴桃基地1.5万亩;龙头企业52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2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个、有机产品认证2个、有机转换产品认证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2个,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建设生态公益林12.1万亩,实施集约化管理21.5万亩,退耕还林21.5万亩。

  生态工业蓬勃兴起

  坚持以草坝工业集中发展区、大兴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多营汽车服务中心为重点,强化节能减排,支持企业技改,促进产业上档升级。草坝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环评顺利通过省级审查,并顺利完成了年代食品、兴美云母、等静压石墨等项目环评报告的审批工作,全区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依托茶叶、林竹、水禽、奶畜、果蔬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亲农工业”,培育壮大了雅安茶厂、友谊茶厂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茶业、奶畜等产业的发展。

  目前,雨城区以新材料、林产品和机械加工为龙头的生态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以上。

  生态旅游迅速发展

  坚持以生态旅游为主线,大力实施“旅游富区”战略,做到旅游开发服从、服务于生态区建设规划,旅游产业发展始终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成功打造了“南北两条旅游精品走廊”,形成了“春赏桃花、夏赛龙舟、秋攀高峰、冬喝旺汤”的四季旅游品牌。

  2011年,全区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共3.5万人融入旅游产业链。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推动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强大引擎。

  生态环境舒适优美

  “生活在雨城,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城市,就好像生活在氧吧一样,到处都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感觉非常舒服。”这是省级生态区验收组来到雨城的真实感受。

  近年来,雨城区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完成了草坝、晏场、上里、望鱼等场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投入资金2.3亿元用于环境治理工作,全面实施南北旅游精品线风貌塑造,实施了上里、中里、合江、望鱼等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项目。

  大力实施生态细胞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命名省级生态乡镇2个、已通过省级生态乡镇技术指标核查8个、省级生态村6个、市级生态村26个、省级生态小区5个、市级生态家园151户、省级绿色学校2所、市级绿色学校8所、区级绿色学校5所。同时,“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一镇六村”顺利通过检查验收;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被授予“中国绿色名区”称号。

  生态设施日臻完善

  在创建工作中,雨城区通过实施“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一系列工程,推动了城镇建设,改变了乡村面貌,促进了结构调整,美化了人居环境,丰富了生态文化内涵。特别是随着道路交通、河堤整治、土地整理、安全饮水、沼气池建设和绿化美化等11大生态项目的启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居住条件、人居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改善。

  据统计,近年来全区共新建、改建、硬化农村道路694公里,新建集中式供水站85座、沼气池1.23万口,改造圈舍9.62万平方米。创建工作真正让人民群众尝到了甜头,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是真正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

  “雨城区生态区建设认识高、起点高、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省环保厅巡视员、验收组组长谢天对雨城区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希望雨城区生态建设机构不撤,人员不散,经费不减,进一步加大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力度,一鼓作气创建国家级生态区。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生态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雨城区委书记衡彤,区委副书记、区长苟乙权表示,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生态区建设,努力将雨城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区。

  记者 宋丹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