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行新型学徒制 为企业“输血育匠”

来源:
2025-09-04 09:57
浏览:
收藏 打印

Image-200066573695

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

□ 转载自《雅安日报》记者 郑瑶

“大家看这处关键参数,它直接影响后续生产环节的精准度。我们在实际操作时,一定要把课堂上讲的理论和设备的运行状态结合起来。”近日,在赢信汇通(雅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的培训教室里,专业课教师站在讲台前,借助PPT示意图,向台下几十名员工讲解岗位核心理论知识。

这样以院校教师理论精讲为主导、同步衔接企业实操需求的场景,正是我市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紧扣企业技能人才需求,以企业为主体、院校参与为核心,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的模式,面向企业新入职及转岗员工开展系统性培训。这一举措不仅为企业岗位练兵、技能育才搭建了坚实平台,更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区域经济发展动能的重要抓手。

精准送策+上门服务

打消顾虑点燃“参培热”

“培训过程中,政府不仅全程指导,还能拿到补贴,这对企业培训职工太实用了!”赢信汇通(雅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杨辉感慨。此前,因担心培训成本高、效果难保障,该公司对新型学徒制培训一直持观望态度。

为打消企业顾虑,让政策真正“走进”企业,雅安市打出了一套“线上+线下”结合的政策宣传“组合拳”。

线上,依托市人社局官网、“雅安人社”微信公众号、官方媒体等平台,定期推送政策解读图文、短视频,将培训目的、申报流程、补贴标准等关键信息“打包”呈现,让企业“指尖轻点”就能读懂政策;线下,借助“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契机,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带着政策手册走进工业园区,与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现场演示申报操作流程,并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

此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建立了“申报预审、材料把关、择优纳入”的全流程服务机制。在企业提交申报材料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对材料不齐全的企业实行“一对一”指导补充,最终结合年度培训计划,筛选出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培训需求迫切的企业纳入培训计划。2020年以来,市本级已有9家企业申报参与培训,涵盖多个重点行业。

课程“量身定制”  过程“严管实导”

确保学徒学以致用

“既能学到理论,又能在车间实操,现在不仅能独立操作生产线,还掌握了设备日常维护技巧。”刚完成培训的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不少员工表示。

学员们口中“接地气”的培训,源于我市对课程设置和培训过程的精细化打磨。

在课程设计上,雅安市坚持“企业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由企业根据岗位实际需求,联合合作院校共同制定培训方案:企业技术骨干结合生产难题,明确实操培训的核心方向和技能要点;院校教师则围绕岗位必备的职业能力标准,系统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融入安全生产规范、工匠精神内涵、职业素养提升、相关法律常识等内容,让理论学习既贴合岗位需求,又兼顾综合能力培养。

为避免培训“走过场”,我市还建立了全周期监管机制。企业和培训机构严格执行考勤打卡制度,确保学习时间“实打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走进企业车间、院校课堂,查看学徒的学习笔记、实操成果,与企业负责人、学徒面对面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培训中存在的“理论与实操脱节”“课时不足”等问题,切实守住培训成效的“关口”。

同时,补贴政策的及时兑现,也为企业注入了持续参与的动力。对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且符合补贴标准的企业,我市按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发放培训补贴,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育才成本。截至目前,市本级已开设12个培训班次,培养学员742人,累计向企业发放补贴457.4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