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 造福于民 我市运用“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举措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本报讯 “太好了,网上一键预约,就有专职人员上门回收,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兑换成现金,真是既环保又经济。”近日,市民周女士在家中一边收拾废纸一边说道。而身着蓝色工装的垃圾分类回收员,此时正在对可回收物进行整理打包称重……这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和雨城区政府近期实施的“一键预约,上门有偿回收”的现场。
当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和雨城区政府依托第三方推出垃圾分类新模式,利用数据大平台开发微信小程序,实现线上预约下单、线下专人上门收购,搭建“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全产业链生活服务平台,全力解决群众处理废品的烦恼。
“
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和推广,“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加快融合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建立便捷高效的再生资源回收交易服务平台,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使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由线下交易向线上线下结合交易转
近年来,我市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鼓励资质条件优良的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与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两网融合”。加快建设标准化回收站点,创新采用“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以“线上APP服务+线下分拣”的方式,对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处理。同时,社会企业在上门回收可回收物的同时,还义务帮助居民收集有害垃圾,转运至有害垃圾贮存点,切实提升有害垃圾收集率。
目前,雨城区已逐步形成1个分拣中心,45个回收服务网点,覆盖雨城区物业定点回收点25个、家庭35000户、街面商铺3600余个。2023年,线上预约回收次数超过60000人次,线上预约回收可回收物约2500吨,义务帮助居民收集有害垃圾约3吨。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