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坝”地名的由来

来源:
2015-07-19 10:47
浏览:
收藏 打印

  “飞机坝,曾遭受日机轰炸。”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飞机坝原是雅安的军用飞机场,所以“飞机坝”的地名由此而来。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19日,日机临空,轰炸雅安机场,炸毁两架教练机。

  实际上,抗日战争期间,雅安市境内时不时遭日机袭扰。

  据《雅安市志》介绍,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对付日机空袭,雅安成立了防空指挥部,总指挥陈光藻,副总指挥方承矩,及县防护团,开展防空活动。防护团为防空执行机构,受防空指挥部指挥,分设防勤、总务、组织三组,下辖工务、警报、管制、消防、防毒、救护等队,负责宣传、组织、训练、疏散民众,实施防空工程构筑及警报、警戒、抢救等。

  雅安是西康的门户,按省会城市防空要求设防。由二十四军编组的高射机枪队(3个组,9挺机枪)配置于城郊高地。

  遭受日机轰炸后,为强化防空工程构筑及付诸施行,防空指挥部向工商业户、乡绅摊派法币10万元,向市民摊派粮食等物资,掘成堑壕300公尺,分布于龙观山、张家山、文庙坝、炳灵宫、塔子山等地,后增建设1000公尺及20个防空洞,并增建、拓宽疏散人口的桥、路以及消防水池,购置简易消防器材。

  此后,雅安县未曾遭受空袭,原修筑质量不高的防空洞、堑壕,很快废弃。

  防空指挥部于民国三十五年撤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