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有机茶畅销北京当地计划年内打造千亩有机茶园,建全市最大的有机茶基地

来源:
2006-07-02 00:00
浏览:
收藏 打印

  “这盒128克装的有机茶销往北京的价格是268元。”6月30日,在宝兴县茶叶龙头企业——海鑫玉叶公司厂房内,公司负责人拿出一盒包装精美的茶叶,告诉记者,在北 京市场,宝兴的有机茶能卖到每斤600多元。“有机茶不施农药化肥,保障人体健康,在北京市场特别受欢迎,今年,公司产品全部销往北京。”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位于灵关、大溪、中坝三乡镇的宝兴茶叶主产区海拔高度800—1350米,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气候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点,特别是利于茶叶高品 质物质形成和积累的散射光量大,极适宜于茶树生长。这也是他们决心在宝兴重点发展茶业的原因。
  龙头公司带领发展
  去年,海鑫公司在宝兴的260亩茶园获得了农业部的有机茶基地认证。此后,由该公司加工后销往北京市场的宝兴茶叶身价倍增。然而,仅仅靠这点茶园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 求。
  为此,公司决定采用已有许多成功范例的“公司+协会+农户”的方式。春季,公司从名山买回200多万株良种茶苗,分发给农户,动员大家种植有机茶,茶苗钱在农户投产后 向公司卖出鲜叶时扣除。
  中坝乡安平村3组茶农苟必芬几年来一直带领当地近百户茶农种茶、卖茶。
  因为有机茶园内不能施用农药化肥的要求与茶农们数年来的生产习惯相悖,苟必芬不得不常和女儿到茶农家中察看茶园管护情况。为了让大家打心眼里认同有机茶的管护方法,她 在自家的35亩茶园里做起了示范,先铺上一层萝卜,在合适的时机再上油枯(油菜籽在榨油后余留的物质,是农作物的理想生态肥料)。而茶园的防虫则交给了鸡来完成。苟必芬告 诉记者,为了实验这个方法,她和女儿专门饲养了100多只鸡,准备在茶园中放养。
  “全村的几百亩茶园一定要采用有机管理。既然有了有机茶的品牌,就一定要维护好。宝兴茶叶只有提升品质才有发展前景。”苟必芬说,目前,中坝村近百户农户绝大多数开始 认识并种植有机茶,公司提供的茶叶已经远远不够当地需要,她已经向公司申请,秋季继续发展400亩良种茶园。
  苟必芬告诉记者,协会下周就要正式成立了,到时候还要搞一个大型的有机茶栽种管护技术培训。在此次的茶叶协会筹建中,她当仁不让地担起了重任。“灵关片区已经报名并列 入协会会员名单茶农已经达到了70多户,还有许多茶农有这方面意向。今后协会的主要职能除了搞好营销外,还包括负责片区内的有机茶管理、协调农户与公司的关系等等。”
  宝兴县农业局负责人表示,除了全县现有的1.8万余亩茶园,灵关片区适宜种茶的土地还较多。今年,当地将在现有260亩有机茶园的基础上,再完成1000亩有机茶基地 认证工作,要建成全市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
  数量质量双重提升
  “宝兴茶叶品质不比(市内)其他县的差,但采摘和加工技术还要跟上才行。”灵关茶农苏正民种茶已有20年历史,照他的话来说,“三养不如一种”,三养即养猪、养鸡、养 兔,而一种则是指种茶。他感慨地告诉记者,自己养过家禽家畜,种过果树,最终还是觉得茶叶才是增收致富的根本。
  不过,要是只做炒青茶(大茶叶),效益就不太明显。苏正民告诉记者,因为采摘和制作技术跟不上等原因,此前的许多年,宝兴茶农一直只习惯于做炒青茶,虽然也能赚钱,利 润却比采制芽茶低了不少。“芽茶每年每亩利润最少3000元,而炒青茶最多1000多元。”苏正民认为,近年来当地茶叶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品质的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有密不 可分的联系。
  与苏正民有类似经历的中坝乡种茶大户苟全安持有相同的观点。“我们以前种植的茶叶主要是自己吃和送人的比较多,拿来卖钱的比较少。”回想起自己的种茶经历,苟全安说, 其实宝兴茶叶在多年以前就有了相当规模,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采制技术不过关,造成市场不看好,曾一度打击了广大茶农的积极性。
  苟全安告诉记者,他家现有约20亩茶,其中一半多面积都种上了优良品种,加上精心施粪,培植土地肥力,科学采摘加工,一亩茶纯收入达到了5000元,一般的土地亩纯收 入也可达到3000元。“如果不采芽茶,一亩最高只能有1000余元的收入。现在一家人收入是原来的3倍多,加上还要收一部分茶农的鲜叶加工,全家的日子比往年好过多 了。”
  苏正民深切感受到了两种选择的差别,几年前投资两万多元买回一整套制作名茶的设备,开始自己制作黄芽、甘露等名茶。同时,苏正民也积极参与了茶叶协会的筹建工作,对于 眼下全县范围内大力提倡的有机茶种植,他也萌生出了改良自家5亩多茶园的想法。
  苏正民说,茶叶品质的提升要在龙头公司的带动下,协会会员的共同努力中,带动全县茶农一起行动,才能把宝兴有机茶的牌子树立得更牢固。记者宋李莉
  新闻背景 3万亩药3万亩草3万亩茶
  宝兴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
  宝兴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畜禽、药材、鸭茅草、有机茶生产基地,当地突出发展茶叶、中药材、小杂粮及特种作物,大力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3-4个主导产 业生产基地(中药材、茶叶、魔芋、小杂稂)。
  目前,该县有茶园1.8万亩,产量500吨;草本药材3.3万亩,产量6300吨;种植业总收入5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计划到2010年,新发展高 标准茶园3.2万亩(其中:有机茶2万亩),改造低产茶园1.2万亩,茶园总面积达5万亩。全县茶叶年产量达3000吨,茶叶总收入4320万元。
  据悉,宝兴今年将重点抓好3万亩茶、3万亩药、3万亩草的规模种植业,在畜牧业方面,力争达到年存栏30万只长毛兔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