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话茶旅融合发展 规划要先行建设要加快管理要跟上

来源:
2016-10-18 10:43
浏览:
收藏 打印

  10月15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简称:茶委会)、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旅游合作专业委员会、名山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16中国(名山)茶乡旅游发展研讨会在名山区举办,有关部门单位、协会、茶企及媒体等近300人与会。

  本次研讨会以“乡村旅游发展——县域整体规划发展模式”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就茶乡旅游进行了研讨和分享。

  扶贫的抓手 致富的出路

  与会人员认为,茶旅是扶贫的抓手,致富的出路,发展意义大。

  邵春(国家旅游局原巡视员):休闲农业平均土地产值是全国农业用地平均产值的6.22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产值是全国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的2.75倍。茶乡旅游对农民脱贫致富有着重要意义。

  与会人员分享了名山区的一组数:2016年上半年,该区旅游接待18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亿,乡村旅游提供就业岗位2000人,新增直接就业人数1500人,辐射带动就业人数1.5万人,农民年人均旅游收入增长4.5%。

  马元祝(四川省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世界茶旅联盟主席、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通过发展茶旅,景区茶农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800元跃升到2015年的3万元左右。峨眉山茶旅已经成为带活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和谐发展的民生品牌。

  茶旅发展思路需转变

  与会人员研讨认为,全域旅游,产业融合,茶旅发展思路需要转变。

  封槐松(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原调研员):我国的茶园面积,茶叶产量,每年都在增加,已经初步现代化了,但旅游资源开发没跟上,茶旅的发展建设要加快,规划要先行,管理要跟上。

  杨建勇(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通过产业联动、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等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使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

  邵春:景区小、散、差,竞争力是不够的。要搞跨界融合,搞综合体。茶乡旅游要有全域旅游理念,要立足大区域,着眼大旅游,策划大项目,打造新业态。

  马元祝:要满足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消费需求,开展生态茶旅、延伸茶俗茶事开展节庆茶旅、创新茶艺表演开展休闲茶旅、挖掘茶叶功效开展养生茶旅、结合宗教文化开展修行茶旅,以及亲子式茶旅、游学式茶旅、探险式茶旅等,不断提升茶旅产品的吸引力。

  研讨会上,名山区“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依托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品质提升、助力脱贫”的发展思路,受到与会专家、茶产区代表的关注。

  茶委会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李春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