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力推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建设 绘制“15分钟安全充电圈”新蓝图

来源:
2025-03-21 09:40
浏览:
收藏 打印

本报讯(记者 石雨川)近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关于加强全市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到2025年11月底前,在全市范围内建成26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并配套52万元财政奖补资金,以构建“15分钟安全充电圈”,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充电环境。

《通知》指出,从安全角度来看,“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等违规充电行为极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建设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这些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便捷的充电环境也能提升居民的使用体验感,减少因充电不便而带来的困扰。

《通知》明确提出了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建设的具体路径。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媒体平台积极做好宣传,广泛征集群众关于电动自行车充电的诉求和建议。在规划过程中,各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结合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科学规划并建设适宜的停放场所和设施。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物业服务企业也将与充电端口建设运营单位密切合作,配合做好现场勘查、施工协调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对新建充电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建充电设施应符合用电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应考虑防水、防尘等环境因素,以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此外,还应定期对充电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资金问题,《通知》明确,政府创新“以奖代补”机制,对2025年1月至11月建成运营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政府将给予一定财政奖补资金。这一机制不仅减轻了建设运营单位的资金压力,也激发了其参与充电端口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体来说,政府将根据充电端口的建设数量、建设质量、运营效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奖补金额。这种以绩效为导向的奖补机制,既保证了资金的有效利用,也激励建设运营单位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通知》的出台,无疑是对当前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的一次有力回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快速增长,充电难、充电不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更给城市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的建设工作,不仅是为了有效缓解群众的充电难题,更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