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发展信心 破解发展难题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

来源:
2017-10-17 11:44
浏览:
收藏 打印

市政协副主席、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张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的重大部署,省委十届四次——十一次全会分别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理、全面从严治党、脱贫攻坚、全面创新改革、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等作出决策部署,形成全省工作总体格局。市委结合雅安实际,提出“美丽雅安、生态强市”战略,明确了“四大提升工程”和“四大工作抓手”,作为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指南,是园区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

受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一些投资较大、经济拉动较大的在谈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对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政策扶持要求高。园区企业投资意愿减弱、产业链不完善,工业增长速度放缓,园区经济发展形势面临较大困难。园区三年灾后重建结束后,受政策效应减弱以及项目开工前期工作耗时长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减缓;此外,受环保督察、建筑材料涨价、投资统计填报要求、资金保障等因素影响,园区在建、续建的产业项目投资进度受到影响,园区建设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要将园区建设成为市域经济新支撑、开放合作新高地、人才技术新水池、创新驱动新引擎,就是要有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在新的形势下,坚持保持专注发展定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抓项目投资促园区建设、抓项目招商促产业发展、抓企业服务管理促达产增效,推动飞地经济加快发展。

科学谋划园区发展方向

按照将园区建设成为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我们将坚持高水平规划,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着力构建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我们将以《雅安经开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以近期实施部分片区的城市功能为抓手,以远期完善整个核心区的城市功能为目标,以名山片区南部和核心区商业服务综合开发等作为突破口,加快完成城市设计及开发建设方案,完善提升控规和战略规划,强化规划对开发建设的指导性作用。超前谋划园区长远发展规划,结合园区未来发展需要,实行弹性规划,合理配置不同功能区域的建设用地比例,适当增加和调整商业、服务业用地,以满足生态、宜居、低碳发展的多重需要,从而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在狠抓规划引领的同时,优化完善项目储备,争取更多的重大项目以及相关优惠政策在园区落地,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发展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园区认真践行“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感恩奋进、克难“赶考”,实现了“三年基本完成”的目标。过去5年,园区发展实力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8%以上,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我们将始终坚守四届市委提出的“六条工作底线”,抓好重建项目的收官及运营维护,充分发挥重建项目的使用效益。按照“项目年”工作要求,坚持高标准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项目前期勘察设计、招标、环评、安评等流程,推动项目建设进展;狠抓项目投资进度,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推进2017年计划新建的18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和7个城市开发经营项目计划总投资26亿元开工建设工作。

我们将认真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区域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等条件,滚动更新项目库,形成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实施一批的良性循环格局,提高园区项目论证和储备水平,确保实施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和园区发展需要。第四季度,我们将重点推进中雅三期、吉地二期、太平洋制罐、雅化锂材料和国盛基业等总投资约17亿元的项目力争今年四季度开工;加大园区26个、计划总投资141.14亿元在谈项目的洽谈力度,重点加快建安轻量化、意科锂材料项目、恒瑞通达、成都建工建筑工业化项目、百图三期、新科创等项目签约落地,力争明年开工建设。同时,我们将依托太平洋制罐与王老吉的合作,争取以商招商方式引进食品饮料项目落户园区,做大园区食品饮料产业。

我们还将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建安、川西、新筑、吉地、富君、中雅、百图等园区企业实施扩能技改增产增效,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雅电集团在园区设立的供电服务公司拓展业务,加强对园区企业的供电服务和保障。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各类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入驻园区开展业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发展问题。指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上市挂牌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快园区水、电、气、路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园区企业职工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企业的生产和职工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探索创新园区体制建设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共建飞地园区实现利益共享新机制的落地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飞地园区共建共享的管理体制和利益链接机制,推进全市三大片区整体联动,错位发展,调动全市上下参与发展飞地经济的积极性,激发新活力,促进全市生产要素聚集、优质资源高效利用,形成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园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我们将建立高效灵活的用人机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人员管理机制。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园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的首要政治任务,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是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一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上来,以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用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优异成绩为建设美丽雅安作出新的贡献。

数读:

●5年来,特别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来,园区紧抓灾后重建机遇,按照“打硬仗、补欠账”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抓园区建设、抓产业发展、抓服务管理,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园区经济快速平稳健康发展,2012—2016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每年增速均在11%以上,其中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67.2亿元,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20亿元。

●5年来,园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机械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呈逐年增长趋势,且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区总产值比重均在65%以上,持续引领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其中,2012年实现80.1亿元,2013年实现89.4亿元,2014年实现96.86亿元,2015年实现112.5亿元,2016年实现121亿元,较2012年增长51.2%,主导产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

●5年来,园区围绕“一轴三心四片”总体规划结构,2012年至今,园区已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44.2亿元,新建城市道路42公里(桥梁18座)、供排水管网100公里、防洪堤及排洪沟9.96公里、日处理1万吨污水处理厂3座,形成了覆盖整个园区的主干路网、电网、气网、通讯网、给排水管网,进一步提升了城乡面貌和产业承载能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基础设施完备的园区一隅。

园区以王老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正逐渐形成。

园区已初步形成以恒天汽车、建安工业、新筑新能源企业、名齿齿轮为代表的汽车和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设施齐备的园区孵化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