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为“母亲微笑行动”注入雅安元素 用爱勾勒微笑与友好的城市画卷
市妇联一行看望唇腭裂患儿
□本报记者 周代庆 彭艳霞
7月17日,“母亲微笑行动”雅安站启动仪式在市人民医院举行,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众多唇腭裂患儿及其家庭的希望之路。
“母亲微笑行动”雅安站启动仪式上,市妇联向各方爱心力量表达诚挚感谢。随后,市妇联一行慰问了唇腭裂患儿及家长,还将雅安儿童友好丛书《家在雅安——大熊猫国家公园里的小伙伴们》赠送给患儿,让温暖在细节中传递。“活动吸引了省内外100个家庭参与,为98个唇腭裂患儿进行了手术治疗。”市妇联负责人说。
桥梁纽带
搭建患儿家庭救治平台
“母亲微笑行动”是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管理的公益项目,致力于为低收入家庭唇腭裂及头面部畸形患儿提供免费治疗。此次雅安站活动,为青海、四川两省近百名患儿带来了专业医疗救助,是“我为群众办实事”与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让社会涌动着爱与善的温暖力量。市妇联在其中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各方资源,助力活动顺利开展,让患儿重绽微笑,让家庭重燃生活希望。
这并非市妇联在关爱儿童健康领域的首次行动。长期以来,市妇联始终将妇女儿童事业放在重要位置,积极通过“两癌”救助、“春蕾计划”等帮困项目,为困境儿童和妇女送去关怀与帮助。同时,构建起0-3岁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已服务近4000个家庭、37万人次,课题入选四川法治蓝皮书,还获全国妇联及国际专家肯定,为儿童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超前谋划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果斐然
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市妇联同样成果斐然。雅安作为国家儿童友好试点城市,秉持“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从孩子们的视角去完善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市妇联积极参与其中,推动一系列政策与举措落地生根。
政策保障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石。我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如落实《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雅安市优化生育保障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十条措施》等。还为符合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一次性育儿补助,向0-36个月龄婴幼儿发放托育消费补贴券,从生育保障层面为儿童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建立儿童影响评价机制和儿童参与机制,成立社区儿童议事会,保障儿童在涉及自身事务中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
在公共服务提升上,市妇联协同各方力量,全方位守护儿童成长。托育服务方面,探索多元托育模式,建设运行100个儿童早期发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站点),为0-3岁儿童家庭提供免费“一对一”服务。教育领域,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安置率100%,构建智慧教育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共享。健康保障方面,推动每个县(区)至少建设1所儿童友好医院,构建“1小时就诊圈”,并提供新生儿免费疾病筛查等多项福利,保障儿童医保、大病保险覆盖率超95%。此外,还加强营养改善计划与食品安全监管,强化近视防控等,构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关注儿童身心健康。
市妇联助力对医院、学校、公园、小区等公共场所进行适儿化改造,每个县(区)建成不少于1个儿童友好文体场馆、1个儿童友好公园、1条儿童友好街道。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融入儿童友好理念,加强各类儿童教育基地建设,举办体育竞赛、科技创新大赛及文化艺术展演等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和展示平台。
社会参与
“母亲微笑行动”充满雅安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市妇联向青海唇腭裂患儿及家庭赠送的《家在雅安——大熊猫国家公园里的小伙伴们》,是市妇联组织编写的书籍之一,也是儿童友好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之举。
“这套少儿科普读物共5个分册,图文并茂,用1500余幅生态图片,系统展示了雅安的生物多样性。”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家在雅安——大熊猫国家公园里的小伙伴们》既是乡土读物,能助力雅安少年儿童了解家乡山水风物,增强爱乡情感;又是自然教育读本,能让市内外少年儿童感悟自然神奇,激发敬畏自然之心。该书籍为儿童打开了一扇了解家乡自然之美的窗口,也为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雅安样本。
市妇联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还注重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党委统筹、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家庭参与”的特色模式。通过“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困境儿童,让温暖在家庭与社会间传递。同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提升儿童防灾减灾和应急避险能力,为儿童成长营造了安全、友好的社会环境。
从“母亲微笑行动”中为唇腭裂患儿送去希望,到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市妇联一路前行,用爱与责任勾勒出一幅充满微笑与友好的城市画卷。
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初心,贯彻儿童优先原则,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凝聚更多社会力量,让“儿童友好”成为雅安最温暖的城市名片,助力川西医养中心建设,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雅安这片土地上绽放灿烂笑容、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