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夜啥天气加密自动气象站告诉你
本报讯“今后,天气预报将更加准确和及时,可以预报某个乡镇在某个时段的天气情况。甚至可以精确到所预报日期的的上半夜或下半夜的天气情况。”日前,本报曾报道过我市 将陆续建设200个加密自动气象站。我市为何要建加密自动气象站?它究竟有何功能?昨(22)日,市气象局局长康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增的加密自动气象站在分布上将 更为科学和规范,也将大大加大监测密度,使我市的气象预报更加全面和准确。
康宁表示,我市幅员面积1.5万平方公里,地貌地形复杂,但目前全市却只有8个气象站,监测范围十分有限。加密自动气象站将实行全自动监测,每隔1小时就将监测到的气 象状况通过GPRS系统传输到气象台,气象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了解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和灾害天气的准确情况,作出更加准确的预报。
康宁说,目前,我市气象台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一般是24小时预报,并且只停留在趋势性预报的基础上。此后将精确到某个县的某个乡镇此时降雨量多少,是否会发生泥石流、 洪涝灾害等,以便相关部门及时做好预防。
在防洪防汛方面,将会在河流的两旁增加加密自动气象站,对水流量进行严密监控,准确掌握洪水等灾害性天气的情况。而当这些地方的雨量达到一定的强度或判断出该地即将发 生泥石流时,气象部门就可及时通知当地政府部门快速进行人员疏散。
在旅游方面,加密自动气象站同样能准确预报旅游景点的天气情况,为游客提供更多方便。
在交通方面,加密自动气象站可以准确监测到高速公路上的某一特定路段可能发生大雾、暴雨或者塌方等恶劣天气情况,并及时告知广大驾驶员,减少事故发生。
加密自动气象站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它可以更精密地监测出哪些地方属于何种气候状况,适合种植何种农作物,如蒙顶山的气候状况适宜种植茶树,石棉、汉源的气候状况则 适合种植花椒、水果等等,有利于我们更加合理地利用气候资源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记者康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