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把关 让你喝到放心茶——雅安市茶叶绿色防控技术专家大院落户跃华茶业

来源:
2014-11-21 09:03
浏览:
收藏 打印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茶叶企业的发展来说,要有好的开始就必须从源头的茶叶基地建设抓起,从茶树种植、茶园管理方面下功夫,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让茶树健康成长,最终采摘到的鲜叶才会是安全、品质上乘的原料。

  18日上午,由省农科院植保所和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跃华茶业)共同出资组建的四川省雅安市茶叶绿色防控技术专家大院(以下简称专家大院)在跃华茶业举行了揭牌仪式。专家大院主要从事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工作,按照生态学的基本原则,从病虫害、天敌、茶树及其他生物和周围环境整体出发,利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及与环境相容的化学防治技术,解决茶农在茶叶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生产出合格的绿色茶叶。

  走进跃华茶业的茶园基地,放眼望去,套种的紫荆树和用于病虫害防治的杀虫黄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茶园中。“你健康·我快乐”,跃华茶业决心要从源头把关,让爱茶的朋友喝到一杯健康、放心的跃华·蒙顶山茶。

  专家把关

  为茶园建设提供科学保障

  此次成立的专家大院,由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四川茶叶创新团队绿色防控岗位专家毛建辉担任院长,副院长由跃华茶业董事长张跃华担任,一共有9名成员。他们长期从事茶叶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科研、推广,希望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实践能力为茶园基地建设进行指导和把关。

  前期,为了筹建专家大院,毛建辉所在的茶叶创新团队与跃华茶业在2008年开始合作,选择了跃华茶业位于名山区红岩乡党村坝的530亩茶园,建立了常规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围绕解决茶叶农残的中心目标,按照生态学的基本原则,从病虫害、天敌、茶树及其他生物和周围环境整体出发,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相互关系,创造稳定平衡的茶园生态系统。同时,还成立了跃华茶业管理服务中心,为公司所有的茶园基地实行统防统治进行培训、指导。

  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专家大院的专家不仅摸清了包括全省在内的茶叶病虫害种类和演变规律,掌握了主要害虫的发生动态变化规律,为确定防治打下了基础,还找出了茶叶农残污染的原因。同时,还创新集成了茶叶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对全省茶园基地建设都能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创新交流

  共享研究成果

  在专家大院成立当天,所有的参会人员到跃华茶业的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基地进行了参观,基地负责人王明清对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

  王明清说,在进行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建设期间,他们对茶园生态进行了调控,通过在茶园周边和不同茶地田间种植、蓄留一定数量的乔、灌木和蜜源植物,提高茶园遮光度和天敌存活能力,保护、引进天敌资源。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安置了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和扦插了杀虫黄板,提高物理杀虫能力。同时,还配合选用与环境相融的无公害药剂适时防治,进行安全合理的基地建设。

  王明清说,茶园里面各种树木、花草以及少量农作物的种植,使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大大增加,茶叶病虫害的天敌虫类和数量明显回升。同时,因为大幅减少了农药的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让茶叶的品质安全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2011年4月,公司生产的茶叶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A级标准’证书。”

  在茶园基地建设取得成果的同时,基地内茶农从每亩茶园中得到的收入达到了400元左右,基地内套种树木的产值也达到了800元左右,加上因减少农药使用节约的每亩农药投入费用约350元,基地内茶农实际每亩增加收入月1550元左右。

  毛建辉在介绍专家大院时,详细介绍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成果。毛建辉说,经过前期对省内名山、夹江、峨眉、马边等20余县(区)茶叶生产和病虫害防治情况的调查,发现常规茶园中,主要害虫为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尺蠖、黑刺粉虱等,主要病害为茶饼病、茶轮纹病和烟煤病;病虫害的天敌为蜘蛛类、瓢虫类、寄生蜂类。而假眼小绿叶蝉最高发生量在5月下旬,6月下旬到7月上旬、9月上旬的发生量也较多;茶蚜的发生量在7月下旬和9月下旬为两个高峰期;黑刺粉虱发生的最大量则在4月下旬,其余时间发生量较低。因此,要针对不同病虫害发生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适时的绿色防控,才能起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而针对大家尤为关心的茶叶农残问题,毛建辉说,在进行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治时,要按照国家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标准,选择安全的药剂,合理使用。经过筛选,苏云金杆菌、多抗霉素、印楝素、武夷菌素4种生物药剂和帕力特、阿克泰、啶虫脒3种低毒低残留农药可以选择使用。而甲胺膦、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三氯杀虫螨醇等则是严禁在茶园使用的高度高残留农药。“即便是选择生物药剂和低俗低残留农药,也不能见虫见病就急于用药,只有对病虫害超过防治指标的茶园才能用药防治,也就是要根据情况对症下药。”毛建辉还提到,用药时,还要注意使用方法、浓度和安全间隔期问题,才能保证既起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又能保证茶叶的品质安全。

  示范推广

  提供茶园建设

  技术支撑

  经过6年的努力,位于跃华茶业的常规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基地生态条件大为改善,用药数量和用药次数也大幅度减少。在2011年,跃华茶业还被四川省首届茶产业只能技能大赛组委会评为“四川省茶叶生产企业最佳茶叶基地建设”金奖,并于2012年4月与四川省绿色食品中心合作,建立四川省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让消费者可以通过追溯码,了解到产品基本信息、产地环境、生产记录、质量检测、物流记录等详细信息,让消费者能够买得明白、买得放心。

  在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方面,目前在全省已经建成了10个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面积达40万亩以上。通过防治节点组织绿色防控专家团队到片指导,示范区内化学农药用量大幅减少,病虫害损失也明显降低,示范区内的茶叶品质基本达到了国家绿色产品质量标准,而核心区茶叶品质则完全达到了国家绿色产品质量标准。同时,在2013年10月,名山区有27.1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以95分的高分,通过了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委托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验收,让雅安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

  此外,专家大院的成员还参与制定了雅安、乐山两市的茶叶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并于去年9月通过了专家评审。

  在开展茶农绿色防治技术培训方面,截至目前,已经在名山区、峨眉山市、夹江县等开展了80次以上的培训,通过视频讲解和茶园现场授课等方式,让参与培训的技术人员和茶农掌握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知识。

  “专家大院在雅安成立,今后将重点为雅安乃至全省培养茶农技术人才,配合各个茶叶产区,打造绿色生态茶园,为建设生态茶园示范区提供技术支撑。”毛建辉说,跃华茶业作为“产、学、研”的实践平台,一直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在为基地内茶农增加收益的同时,为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从中获益。

  而作为专家大院的副院长,同时也是跃华茶业的董事长,张跃华表示,跃华茶业将一如既往地在“产、学、研”平台建设和技术成果市场化机制建设方面努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加快新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步伐,为实现全市乃至全省茶农持续增收和茶叶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记者 李春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