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2.6万尾珍稀鱼苗“安家”大渡河
增殖放流活动现场
本报讯(彭瑶 记者 吴丹)近日,国能大渡河老鹰岩二级水电站举行2025年度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本次活动共投放珍稀鱼苗2.6万尾,通过“边建设边修复”的创新模式,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将一袋袋鱼苗倒入放流滑槽,小鱼顺着人工“滑梯”分批滑下,一入水便迅速散开,在河水中自由穿梭。据悉,此次放流的鱼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重口裂腹鱼1.5万尾、长江上游特有物种齐口裂腹鱼0.7万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薄鳅0.2万尾、四川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鲈鲤0.2万尾。
“此次增殖放流的苗种均为大渡河流域的本土鱼类,不会对大渡河造成生物入侵,其中重口裂腹鱼、长薄鳅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类,其次这些鱼类对净化大渡河水域和改善大渡河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石棉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渔政股股长王国伍说。
这种打破“先建设后补偿”的旧模式,创新使用“边建设边修复”“时间银行”机制,让鱼儿提前适应新家,后续还将配套建设鱼类增殖站、24小时监护生态流量监测系统等设施,形成完整的生态保护链条。
“鱼类增殖放流是水电开发中落实环保责任的重要举措,通过提前投放鱼苗,有效缩短鱼类适应周期,加速种群恢复,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建设对水域生态的影响。”国能大渡河老鹰岩(四川)水电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处工作人员李欧凡说。
随着2.6万尾鱼苗的放流,大渡河流域又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项目方表示,将持续监测放流鱼种的生存状况,并根据监测数据优化调整后续放流计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