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冷链食品监测 做好新冠病毒防控
近日,冷链食品运输问题成为国内关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焦点之一。梳理近期报告不难发现,冷链食品外包装在过去几个月中,陆续出现核酸检测阳性,“冷冻食品”已成为我们疫情防控中绕不开的关键词。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11月9日,为切实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海关总署会同交通运输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研究
《方案》对冷链物流的消杀环节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具体涉及运输的消杀环节有:口岸环节、冷链运输、出入库环节及流通环节。
而在此前发布的《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
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实行“绿码”上岗制,从业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加强手部卫生),异常症状及时上报,加强健康宣教。
在冷链食品运输的重点环节上,装卸储运防控要求源头管控出具证明;生产加工过程防控要求从业人员保持距离减少密度;销售经营及餐饮防控要求保持人员安全距离。
若有出现健康状况异常人员,应当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点消毒等;对环境和冷链食品进行采样和核酸检测;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根据疫情严重程度,暂时关闭工作区域;切断传播
发现样品核酸检测阳性,要对相关物品临时封存,对可能接触人员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筛查等措施。应当保持冰箱等冷冻冷藏设备正常运行,对于核酸阳性产品,应当按照当地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处置。
本报记者 鲁妮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