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凤仪”与“福娃” 昔日在雅“青梅竹马” 今朝异乡喜得“公主”
大熊猫“凤仪”正在产仔
大熊猫“凤仪”所产幼仔个头较大
雅安日报讯 昨(19)日,记者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获悉,18日14点,该中心的大熊猫“凤仪”在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顺利产下一仔。
大熊猫“凤仪”,雌性,2006年8月23日出生。2014年5月21日与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雄性大熊猫“福娃”一起到达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开展为期十年的科研合作交流。
其实,“凤仪”和“福娃”都与雅安有着深厚的渊源。2008年5月24日,在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作为震后第一批转移出卧龙的大熊猫,“凤仪”、“福娃”以及其他6只入选“奥运熊猫”的大熊猫,在雅安人民的护送下,成功翻越夹金山,进京助威北京奥运会。2009年3月23日凌晨,“奥运熊猫”们圆满完成任务,返回雅安碧峰峡基地生活,在这里,它们又一起经历了“4·20”芦山强烈地震。
到达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后,“凤仪”和“福娃”受到了马来西亚民众的热情欢迎,而它们何时繁衍后代也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4月底,“凤仪”出现了明显的发情行为,5月7日发情行为达到高峰,并与“福娃”进行了自然交配。
经过3个多月的孕育,8月18日“凤仪”出现焦躁、戏水、舔阴等产前行为,13点开始出现努责行为,13点45分羊水破裂,14点顺利产下幼仔。
在当天18点45分,研究中心的饲养员与马方动物园兽医团队一起取出了幼仔进行检查。经检查,幼仔叫声洪亮,体型较大,体重175克,初步判断为雌性。
目前,大熊猫“凤仪”带仔较好,母仔情况正常。研究中心将和马方动物园组建专家团队,密切关注“凤仪”新生幼仔情况,确保幼仔健康成长。
大熊猫“凤仪”首次在马来西亚成功产仔,是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开展国际大熊猫科研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典范。迄今为止,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已经和全球9个国家11家动物园开展了大熊猫科研合作,有25只大熊猫生活在海外。
记者 康君
(图片由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