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资源 调结构 谋发展 科学转型 阔步向前

来源:
2008-12-26 09:59
浏览:
收藏 打印

  30年激越澎湃,30年成就辉煌。

  沐浴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春风,伴随着改革开放迅速推进的步伐,荥经,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从当初的雏鹰成长为展翅翱翔的雄鹰。

  从无到有,由弱做强,从单一依赖矿产资源发展到多元化产业并举的良性循环。回眸改革开放30年,荥经工业发展模式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业总量日益壮大,产业层次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显著增强,开放空间不断拓展,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痛定思痛

  绘就发展新蓝图

  荥经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煤炭和石材为支柱的工业开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发展了起来。但是,上世纪90年代,资源性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规律”使荥经工业两根支柱之一的石材工业轰然倒塌。一度异军突起,铸就荥经辉煌,造就一群百万千万富翁的石材工业成了荥经人心中的痛,同时使荥经工业承载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对一个地区来说,处于中心地位的党委政府,如果把经济发展不起来,也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无法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社会大众办实事做好事。2006年,荥经县委、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重新审视全县发展,认为,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发展速度太慢!

  荥经的优势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如何才能加快荥经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这是决策层为之殚精竭虑、寝食难安的重大历史课题。

  经过四处调研,多方考察,荥经县的决策者认为:工业是荥经的短腿,也是荥经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如何抓工业?企业规模太小、竞争力太弱,水平相对较低,工业要变革,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何发展?那就是要调整产业结构,由单一产业向多元化产业发展。

  如何调整?从产业、企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入手。

  达成这一共识后,荥经县委、县政府响亮地提出了“工业富民强县”战略发展思路,确立了加快扩张经济总量与追求结构最优、质量最好、效益最高并重的工业发展总体取向,积极完善工业发展机制,高标准打造工业园区,围绕煤炭、水电、高载能三大优势产业,大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税源型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煤炭精深加工、铁合金、新型建材、新材料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同时,加大现有企业技改扩能力度,使一批投资省、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快速形成生产力,强力拉动全县工业快速发展。

  当日历翻到2008年11月,荥经工业传来捷报:1至11月,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9.04亿元,同比增长34.8%,继今年一季度以来,增速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工业经济呈现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增长态势,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

  仅仅两年时间,荥经工业实现了从裹脚不前到加速发展的从容转身。了解荥经的人,无不对其取得这样的成绩感到惊讶和赞叹。

  坚定信心

  调整结构促发展

  2006年,荥经工业在全市综合考评居后,2007年经过调结构打基础,到2008年11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各项综合指标排名全市前列。

  两年,仅两年时间,荥经工业就实现了华丽转身。从依赖煤炭、花岗石等资源性时代激烈蜕变,又从水电、环保建材、新材料等新型工业道路中阔步向前,逐步迈入科学发展、循环利用的高效空间。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荥经县委书记邱德勇一语道破其中玄机:“这应该归功于对工业结构的调整。”

  2006年,荥经提出了:“到2011年,规模工业年均增幅达到35%,增加值新增2倍以上”的目标。目标提出后,全县都沸腾了,大家都抱着同样的一个疑问:以前工业的增幅都保持在25%左右,现在整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凭什么实现这样的目标?

  答案是,凭借真正落到实处的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荥经对煤炭、铁合金、石材等行业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使其逐步实现大型化、集约化、自动化发展,经济效益成倍增长。

  绵阳市仅长虹集团一家公司就支撑起了整个市的经济。荥经为什么就不能培育一批销售产值上亿元,纳税上千万元的企业来支撑全县的经济呢?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荥经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进行企业结构调整。2006年,荥经培育出了1家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但全县无一家税收上千万的企业;2007年,销售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了4家,税收上千万元的企业达到了3家。预计,今年销售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将达到6家,税收上千万元的企业5家,其中,税收上3500万元的1家。

  以前,荥经企业生产的都是初级产品,附加值很低。通过技改等方式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转化成能耗低、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今年,荥经的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位列全市第一。万元产值能耗下降30%。原来铁合金万元产值需要8000至10000度电,现在仅需要2000至4000度电了。

  随着氮化金属、浮法玻璃、微晶建材等一批新兴项目陆续上马,一名公司、雅云公司通过项目技改、兼并整合实现企业强势扩张。乘势而上,煤炭、载能、水电三大支柱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深加工、以高附加值电冶产品为主的载能、以石材、玻璃为主的建材和其他新材料加工等“四大产业集群”粗具雏形,新的经济增长极逐步凸现,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县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实力、活力和竞争力有机汇聚,形成荥经县域经济腾飞的新支点。

  解放思想

  奏响和谐新乐章

  荥经工业的变革已见成效,但期盼工业经济经久不衰、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荥经人并没有满足。他们不断解放思想,将工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工业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为此,荥经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3+1”工业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矿产和水电资源,充分发挥荥经县融入攀西经济区、雅安市重点发展地区的比较优势,把握全国资本流动加速,东部诸多产业开始向西部转移、国道108线改造全面完成、雅泸开工建设等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方式,继续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大集团、大企业、高质量和高效益项目上下功夫,拉动全县经济快速增长。

  “我们现在引进的石材企业,投资规模必须是5000万元以上、税收上千万、设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荥经县县长蔡中坦言,以后的荥经石材工业将由数个大集团公司支撑,其产值、利税将是以前的几十倍。

  上个世纪90年代,荥经工业是“村村冒烟,犹如繁星点点”。在明确了“工业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后,荥经将工业向园区发展。新启动了高粱湾建材工业区、熊家山化工工业区、安靖长胜高载能工业区,全县基本形成了“一区五园”的发展格局。在注重集约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通过技术改造、扶优扶强、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环保工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人说,2008年是荥经工业发展史上亮点纷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此话毫不为过。

  即将过去的2008年,是荥经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经济实力增长较快、活力增强的一年;即将过去的2008年,荥经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丰碑巍峨颂盛世,山川浩渺绘宏图。坚实跨越30年,激情奋斗话未来。

  今日之荥经,正以更加豪迈的姿态迈上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征程。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我们坚信,荥经工业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