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入怀蒜香扑鼻 春日里农民忙丰收
初春的汉源,被阳光沐浴着。
迎着和煦的春风,农民走进田间地头,开始忙碌着,用双手营造幸福生活。
安乐金灿灿的黄果柑
3月1日清晨,一轮红日从汉源县高山上缓缓升起,照耀在汉源湖上,为汉源县城洒上一层金色。
县城车站后面的空地上,一株株长青树正汲取着养分,茁壮成长。
“这是今年初刚种下的黄果柑幼苗。”汉源县黄果柑协会会长羊波涛细心地察看着每一株果苗,“汉源县城要种植8000余亩果苗,打造汉源湖畔观光农业园。”
“现在,正是安乐乡黄果柑成熟的季节,那里的风景更好。”羊波涛说完,带着客人来到安乐乡。
果林里的惬意
3月1日,大渡河沿岸,汉源湖畔,汉源县安乐乡治安村。
红彤彤的黄果柑,将治安村衬托成一个金色的世界。沉甸甸的果子将果树压弯了腰,村民们不得不给果树一个“靠山”——用竹木棍子支撑着果树的枝丫。
阳光照耀在果林里,治安村1组的几个村民坐在路边上,享受着春日的阳光。
治安村1组的熊桂英带着6岁的小孙女,走到果香四溢的乡村小路上。
“外婆,我想吃果子!”小女孩虽然手里拿着牛奶,但也禁不住红灿灿黄果柑的诱惑。猛吸几口,扔掉牛奶纸盒,她迅速跑进了果林里。
顿时,小女孩淹没于果林里,熊桂英为孙女摘下几个特大的果子。
拿着黄果柑,小女孩满带笑容的脸上,在黄果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
见有客人来,小女孩大方地把果子给了客人。
“这个果子,没有果核,果肉相当细嫩,甜酸可口,有淡淡的香味。”在路边上,81岁的村民蒋万松向客人介绍,“如果将这果子密封后放在冰箱里,在盛夏季节吃,味道更好。”
如今,黄果柑已成为安乐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熊桂英家种了3亩黄果柑,去年挣了一万余元,因为今年天气原因,采摘时间比去年要晚。
据安乐乡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乡种植黄果柑6000余亩,黄果柑有36万株。
丰收的喜悦
3月1日下午,汉源县安乐乡红岩村,红岩村1组村民羊连海正准备采摘黄果柑。
“快来帮摘黄果柑了!”一声吆喝,红岩村里一下子来了40多人,每人手里拿着一把剪刀,背着一个背兜,有说有笑走向黄果柑地里。
在红岩村的山上,一个个金灿灿的黄果柑挂满枝头,迎接喜悦的村民。
随着咔嚓的声音,剪刀在黄果柑枝头滑落,果实落进篮子里。
两个小时后,羊连海家的黄果柑采摘完。
40多个男男女女,背着黄果柑,走在乡间的山路上,欢声笑语充溢山间地头。
从安乐乡的果林里出来,沿着乡村公路往县城走,公路两边,摆放着一个个地摊,那成熟的果子仿佛正向路人招手。
汉源县安乐乡洪福隧道出口处,立着一个“安乐乡黄果柑临时销售点”的牌子。
20多家农户将装满黄果柑的筐子摆成了“一字形”,等待客人的到来。
安乐乡洪福村的彭丽华家种了2亩黄果柑,去年采摘了5000公斤黄果柑,卖了近3万元。
“去年,我们主要是批发卖给水果商,今年我们自己卖。”今年,彭丽华边摘边卖,将黄果柑按大小和品质分类装筐,在路边销售,“家里的黄果柑销售还不到总量的1/3,已经有一万多元的收入了……”
每一个农户的脸上,都带着丰收的喜悦。
九襄蒜薹收割正当时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汉源的三月在绿叶繁花掩映之下尽显浓浓春意。一大片一大片的蒜薹早已破节而出,4万余亩蒜薹地铺就了一床床绿毯,点缀在崇山峻岭间。
在九襄镇的田间地头,绿葱葱的蒜薹田野里,村民正忙着收割蒜薹,一派忙碌的景象。
笑容在田间绽放
3月2日,汉源县九襄镇甘溪坝社区,常经国一家四口正在田里忙着。
汉源县流沙河沿岸,土质、气候适宜种蒜薹。一望无际的田里,一阵浓郁的蒜香味扑鼻而来,远远看见田地里绿油油的蒜苗迎风摇摆。
当日上午10时许,常经国在绿色的蒜苗地里忙碌起来。
手里攥着蒜薹钩,利索地一拉,再一推,然后顺势往身边一收拢,三个连贯的动作一气呵成,一根根嫩绿的蒜薹便从蒜苗中脱身而出……
“打蒜薹要趁早,要不然蒜薹就不新鲜了!”常经国笑呵呵地说。
“采薹时一般用左手于3至4叶处捏伤假茎,右手抽出蒜薹。这个方法虽使蒜薹产量稍低,但假茎受损伤轻,植株仍保持直立状态,利于蒜头膨大生长。”常经国说着采摘蒜薹的技巧。
不一会儿,手里的蒜薹越来越多,已经握不住了,常经国将蒜薹递给他老婆,常经国的老婆小心翼翼地走出蒜田,将蒜薹放进筐里。
“今年蒜薹的价格高,直接从地里卖出去都是每公斤16元左右,种1亩地的蒜薹,就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常经国说。
走在汉源县甘溪坝的水泥地面上,眼下正是蒜薹收获的季节,绿油油的田里,随处可见收获蒜薹的群众。
弯腰埋头采摘蒜薹的人们,不时开着玩笑,这笑声,像幸福的花儿一样在田间地头绽放。
菜商纷至沓来
田间,许多村民弯腰打蒜薹,路边,一辆辆大卡车停靠着准备装载。蒜薹集散地菜商纷至沓来。
走在九襄镇农村,沿途看到,田野到处都是农民抢收蒜薹的影子,公路上三轮车、小货车载着刚采摘的蒜薹陆续向市场奔去。
在九襄镇农贸市场,蒜薹交易的场面异常火爆,来自全国各地运输蒜薹的长件大货车把市场停得满满当当的,工人们正忙着将蒜薹和冰块装上车。
近日,占地15亩的汉源县九襄镇农贸市场从每天凌晨4点左右开始,就有几十上百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卡车陆陆续续驶进。卖蒜薹的村民、收蒜薹的营销户、运输的司机等云集在此。
几十辆装载着翠绿嫩白蒜薹的卡车依次排列等着向全国各地进发,颇有一番“沙场秋点兵”的景象。
事实上,从今年2月底开始,这个川西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之一——汉源县九襄镇农贸市场,省内外蒜薹菜商纷至沓来。
据汉源县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汉源的农户便开始种蒜薹。
如今,汉源县蒜苔种植面积已达到4.5万亩左右。汉源蒜薹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每年,全县农民仅蒜薹一项,人均收入就达到600元。
汉源蒜薹的主要生产和集散地则是九襄镇。该镇蒜薹种植面积多达6500余亩。每年汉源蒜薹在九襄镇农贸市场的交易期大约40天左右,成交量达3300万公斤以上。在蒜薹交易的最高峰,日交易量高达100多万公斤,有六七十辆货车从这里载货出发,交易金额高达数百万元。记者黄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