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茶产业呼唤领军“龙头”
阳春三月,又到春茶采摘时。在全市45万亩茶田里,春茶采摘正全面展开。
作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雅安茶叶拥有响亮的名气。作为四川省茶叶主产区之一,雅安茶叶的产量和产值都位居全省第一。
“东有龙井铁观音,西有普洱竹叶青”。今天,当全国各地崛起了众多龙头茶企业,在茶叶大市场上林立的群雄之间,却迟迟未见雅安茶业巨头领军争锋的身影。
雅安茶产业,你的“龙头”在哪里?
林立的茶叶企业
雅安市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书谦介绍说,全市有QS认证的企业65家,其中边销茶企业10家,内销茶企业55家。没有QS认证的茶企大大小小约有四五百家之多。
QS就是QualitySafety的英文缩写,即食品“质量安全”。带有QS标志的产品意味着经过国家的各种强制性措施检验。名山县中峰乡杨文学的茶厂就是一个通过QS认证的企业。
杨文学的茶厂在名山县算是规模较大的,茶厂有自己的独立品牌,年产值在5000万左右,在当地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了。雅安市共有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茶叶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茶叶企业26家(包括省级6家)。然而,在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单上,雅安却是一片空白。
相临的乐山、蒲江等地都有自己的国家级龙头茶企。这几年迅速崛起的蒲江茶企,几家大型的茶业生产加工企业发展时间也不过三五年。
“雅安茶叶企业目前的概况总结起来可以说是企业多,规模不大,龙头区分不明显,影响力不足,带动性不够。”陈书谦在分析了全市的茶企情况后,概括了整个雅安茶企的现状。“实际上,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龙头茶企在雅安尚未出现,目前这样的‘龙头’还处在一个成长阶段。”
本土品牌呼唤“领头羊”
对于雅安茶产业来说,2004年的“一会一节”是一次强有力的助推。那次茶业盛会后,本土茶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快速成长,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茶企业和知名品牌开始崭露头角,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雅安本土茶业体系。
一份由雅安市农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在雅安四百多家茶叶加工厂和八十多家注册品牌茶企业里,大部分是规模小,产量低的中小型企业。而更多的本土茶厂尚没有独立的注册商标,还是以生产散装茶叶为主。
陈书谦说,已经初具规模的雅安茶产业还处于以“原料基地和初级产品销售”为定位的发展阶段,产业内企业实力偏弱,缺乏龙头企业。
纵贯雅安本土茶产业,尚没有能够和外地茶业巨头竞争的“大块头”出现。
中国茶叶大市场上已经群雄并起,而雅安茶产业何时才能度过这个“各自为战”的发展阶段,走出本土开疆拓土?
就此,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何格认为,雅安茶业形成重量级企业实体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产业合力。”“缺乏龙头企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雅安茶产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除了每年2到10月的生产期,剩余的4个月为生产空白期,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其次,是企业没有形成远大的产品品牌意识。要做高端奢侈茶叶品牌,企业战略就不能停留在狭隘的企业品牌上,而应将立足点放在区域性产品品牌的营销推广上,比如说,合力打造‘蒙顶山茶’这个本土区域性品牌,在良性竞争的实战中凸现自己的龙头企业。”
领军企业必由之路
有人说“小富即安”,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此言差也。
从2002年起,杨文学就开始打造自己的茶叶品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将低档茶销售得来的资金投入中高端市场,弥补品牌形成之初的“入不敷出”。到了2004年,他的绿茶品牌开始扭亏为盈。今天,这个雅安本土茶品牌在全国多个省市设立了专销点,其创造的收益额占到了企业总收益的30%左右。杨文学说,在2009年茶厂计划产量300吨,预计产值5000万元,估算盈利100到200万元。
听他讲,目前,雅安本土的一家茶业担保公司正着力转型为茶业集团。这家公司由8家茶叶加工生产企业参加,其目的就是整合中小型茶厂资源,分门别类,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输出质量,以此打造高端蒙顶山茶品牌。
去年,雅安茶业的地区性品牌“蒙顶山茶”开始了向外地拓展市场的尝试。通过一系列成功营销,京、沪、粤等地“茶叶黄金市场”都出现了雅安茶的经销点。多家雅安本土茶企业的产品在这些热门地区站稳了脚跟,并和来自全国各大茶叶主产区的名优茶品牌同台竞技。
听雅安市农业局经作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周开元讲,今年,“蒙顶山茶”品牌集群将扩大到二十家茶企业,采用统一标准,使用同一区域品牌商标进行规范化生产。“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在三年内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雅安茶产业集群。”
对于雅安茶业的“整编”和“远征”,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杨浩认为“这是雅安茶业龙头崛起的必由之路。”他说,品牌的打造和龙头企业的崛起往往是互为依托的。一个新兴产业要走向成熟,就必须直面和参与竞争,从中取长补短,提升生产和经营理念,并从中缔造出一批颇具实力的龙头企业,从而推动整个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同时,一个企业要想成为‘龙头’还必须具备两个因素。”杨浩说道,“首先,应该抛开‘小富即安’的局限,立足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树立远大而务实的企业发展战略。其次,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也必须建立起顺畅的产业链。根据雅安的实际情况,茶企业完全可以和农民、茶叶专业协会等携手,建立公司、协会、农户的三级供销链条,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减少茶企业对原材料的搜寻成本,增强其参与竞争的价格优势。”
实习生李唯一记者陆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