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一把火 再努一把力 芦山各级党委政府多措并举确保农房建设如期完工

来源:
2014-11-18 10:47
浏览:
收藏 打印

  今年年底,全市灾后农房重建将实现全面完工,这一目标是否能如期完成?连日来,在芦山县农村,各级党委、政府围绕这一既定目标,根据辖区农房重建进展实际,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增添工作新举措,采取“缺啥充实啥”的办法,加快农房重建进度,确保农房建设如期完工。

  飞仙关镇

  梳理重建薄弱环节

  充实一线能工巧匠

  14日上午,天空刚放晴,芦山县飞仙关镇新庄村田坝组新村聚居点里,工人们就已经开工了,有的在进行风貌装饰,有的在打混凝土。

  “预计一个星期内就能完成聚居点道路和广场硬化任务。”路面硬化工程施工负责人尹明康说,新庄村田坝组新村聚居点有几百米长的街道,有效路面宽3.5米,有休闲娱乐广场等基础设施。尹明康组织了20名工人和施工机具,预计一个星期完成混凝土路面铺设任务。现场,施工人员干得汗流浃背。

  在新村聚居点,还有施工人员在从事新房外墙装饰。来自西昌的张师傅正站在钢管架上为楼房“穿新衣”。张师傅说,新房修得这么漂亮,装饰是为新房增光添彩,一点都不能马虎。

  飞仙关镇驻新庄村干部程世林说,新庄村田坝组新村聚居点有新房18栋,共计33户,主体工程已经完工,11月12日,最后一批新房已分到农户手中,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塑造正同步进行。

  新庄村田坝组新村聚居点只是飞仙关镇灾后农房重建的一个缩影。飞仙关镇党委书记姜平介绍,飞仙关镇灾后农房重建有千余户,除南、北两个场镇的住户纳入城房建设外,要求年底完工的重建农户有900多户。目前,该镇6个新村聚居点300多套房屋主体已完工,已进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散户自建农房主体完工率达96%。为在市委、市政府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农房重建任务,飞仙关镇采取目标明确的亮化责任制,即镇、村、组干部包片包户,层层负责抓落实,并梳理出16户重建特别困难户,实行网格化“一对一”帮助,及时帮助重建户协调联系建材和工人。目前,飞仙关镇政府从境内调配砖工、木工、钢筋工等200多名能工巧匠,充实到农房主体尚未完工的一线阵地,以此加快施工进度。

  宝盛乡

  干部每天现场办公

  政府确保有求必应

  8日,天气晴朗,芦山县宝盛乡凤头村杨家扁新村聚居点里,上百名工人都在各自忙着手上的活儿,多台塔吊不停地往楼房上吊运建筑材料。

  “这段时间工人多、进度快,搬新家过新年没问题!”看着新房主体陆续竣工,业主代表、凤头村凤山组村民王强很高兴。王强说,凤山组纳入新村聚居点的有5栋35户,主体工程均已完工,即将进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凤头村杨家扁新村聚居点农房建设与其他地方不同,均为商住房,一排新房多户人家,底楼为门面。王强说,聚居点内除有中心广场外,还有农贸市场、车站、信用社、卫生院等,这个新村聚居点将成为宝盛乡人流、物流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新村聚居点农房建设施工负责人舒瑞文说,为加快农房建设进度,近期,施工队工人达到了190多人,目前,农房主体已完工,正在突击砌砖墙、抹墙灰等工作。

  宝盛乡乡长程志勇介绍,宝盛乡共有重建户近千户,截至目前,全乡房屋主体完工率达98%,700多户重建户已搬新家,新村聚居点房屋主体基本完工,工程转入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宝盛乡实行倒排工期制,乡、村干部各负其责,将农房建设纳入乡、村干部的目标考核。乡、村、组干部分片包干,联系到户,每天到建房现场办公,督促施工进度,解决问题。凤头村杨家扁新村聚居点农房主体为全框架结构,主体完工后,砌砖工人短缺,乡干部立即出面为施工队联系了40多名砖工,确保农房建设进度。与此同时,宝盛乡还对部分在重建中有困难的农户实行重点帮助,做到有求必应,及时落实到位。 记者 彭加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