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雾霾围城 雅安人当警醒

来源:
2013-01-21 13:49
浏览:
收藏 打印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极大影响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同时,也促使人们不得不对粗放式发展和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

  秋冬季节本为雾霾多发季节,除气象条件影响外,专家指出,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迅速下滑。

  在不断听闻其他城市遭受雾霾困扰的消息后,雅安市民的态度是较为轻松的,因为守着生态优势明显的绿色家园,坐拥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雅安人这个冬天呼吸得很顺畅、很滋润。

  没吃过雾霾天的苦,自然对其不太在乎。更何况雅安各级党委政府早已将生态建设作为各项工作重中之重,雅安老百姓当无需顾虑。这是笔者在与许多亲朋好友以及采访对象谈及雾霾天气时,大家较为普遍的心态。

  这样的心态,值得警醒。居安尚需思危,更何况是在雅安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日渐增大的当下。

  本报去年十月份的一则报道指出:2000年前后,我市的小型汽车保有量不过1000辆左右,直到2005年才破“万”达到10060辆,然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陡然飙升至65264辆!

  这一数据的变化,在展现雅安经济社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雅安人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让笔者对雅安城市空气的未来感到担忧。尽管森林覆盖率居全省之首的雅安有着强大的污染物净化功能,但城市的扩展,城镇化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多带来的环境压力,仍需要每位市民引起重视。因为这关乎到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切身利益,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身体健康。

  同事的朋友前段时间从北京到雅安休假,因嗓子有毛病,带足了一个星期的药。到雅安后,这位北京客人立马觉得神清气爽,老毛病好了大半,一周后,嗓子不治而愈,所带药品更是一颗没吃。稍显遗憾的是,此君回到北京后,随即旧病复发。同事称:这是雅安的空气好,能治病。当然,北京空气差,也是全国闻名的。

  这个故事让身为雅安人的笔者颇感骄傲,更觉幸运。正因为如此,其他城市频发的雾霾现象更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笔者特意找来去年12月份到现在的《雅安日报》头版,头版刊登的雅安市城区空气质量数据表明,雅安城区空气质量除了优就是良,任何人来到雅安,大可敞开肚皮大口呼吸,不用担心有过多的污染颗粒进入肺里。但再仔细看,极个别日子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100,已到了轻度污染的临界点。

  所以,不能高枕无忧,千万别让肆虐在某些城市上空的雾霾,有机会出现在这座生态城市。在党委政府狠抓生态建设的同时,作为个体的普通市民,也当为雅安生态的保持和良性发展做点事。

  这不仅仅是呼吁,这是诚恳的建议:低碳生活,少开一两天车,少浪费食物,少乱丢垃圾,少开空调……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在你能接受的程度,尽量为你呼吸的空气,你饮用的江水,你喜爱的青山,你热爱的家乡减减负。如此,雅安能“治病”的空气,自会长久保持下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